[发明专利]高强度可切削渗透陶瓷制作牙体冠、桥修复体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9115026.0 申请日: 1999-07-20
公开(公告)号: CN1280812A 公开(公告)日: 2001-01-24
发明(设计)人: 廖运茂;杨禾;岑远坤;鲜苏琴 申请(专利权)人: 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主分类号: A61C5/10 分类号: A61C5/10;A61K6/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041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高强度可切削渗透陶瓷制作牙体冠、桥修复体的方法,系由α—Al2O3微粉及调拌液制作粉浆涂塑于代型上制作多孔氧化铝基体,预烧后形成堆积密度大于63%的坯体。利用高温渗透技术使熔融状的母体玻璃渗进多孔基体中,形成玻璃-氧化铝连续渗透相复合体,复合体经微晶化处理后,母体玻璃受控析出云母微晶体。本方法工序少,操作简便。以本方法制作的冠、桥修复体兼具高强度,可切削性及半透明性,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搜索关键词: 强度 切削 渗透 陶瓷 制作 牙体冠 修复 方法
【主权项】:
1.可切削云母微晶玻璃渗透陶瓷(Machinableinfiltratedceramics,MIC)制作牙体冠、桥修复体的方法为:采用α-Al2O3粉体经专用分散剂制作成粉浆,浇注于模型中或用工具(毛笔、粉刷)涂塑于代型上制作成生胚(greenbody),坯体经1150~1200℃温度范围内预烧结2小时后,构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多孔氧化铝基体。基体堆积密度随粉浆浓度变化于63~78%。渗透用玻璃选用可切削云母微晶玻璃系统。在1100-1180℃范围内,玻璃熔融为具有一定流动特性的粘滞流体,在毛细管吸力作用下渗透至多孔氧化铝骨架中,获得玻璃-氧化铝两相相互贯穿,镇结的复合体。复合体经850-920℃温度范围内微晶化处理后,其中的母体玻璃相析出层状的云母微晶,对复合体产生补强增韧及良好的可切削性能。测试表明,其三点弯曲强度可达340~431Mpa,断裂韧性KIC为4~5Mpam1/2,可切削性能(H/KIC)2可达5.4~7.4μm-1。云母微晶玻璃的折射率与α-Al2O3的折射率十分相近,复合体显现类似牙釉质的半透明特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未经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150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