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剥离剂、及其剥离方法、剥离剂循环设备及剥离剂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99119693.7 | 申请日: | 199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248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03-29 |
发明(设计)人: | 朴祯文;吴昌一;白志钦;赵俊衍;李相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进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42 | 分类号: | G03F7/42;G03F7/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季壮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当制造半导体器件和液晶显示(LCD)时,从衬底上剥离抗蚀剂的剥离剂,使用剥离剂剥离抗蚀剂的剥离方法,剥离剂循环器件及剥离剂控制装置。剥离剂包括有机胺化合物、质子二醇醚化合物、非质子多极性化合物和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在腐蚀工艺期间低温下短时间内可以容易地剥离已经历了化学和/或物理变化的抗蚀剂层,同时几乎不腐蚀下金属线。此外,由于加热期间剥离剂蒸发很少,因此剥离剂的更换周期变长。此外,剥离剂可以容易地通过蒸发和成分补充再生。具有权利要求12所要求保护结构的剥离剂再循环设备可以容易地通过蒸发和成分补充再生废剥离剂。具有权利要求16所要求保护结构的剥离剂控制装置可以自动地控制剥离剂的组分,并自动地将剥离剂提供到剥离设备。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及其 方法 循环 设备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剥离剂,包括有机胺化合物、质子二醇醚化合物、非质子多极性化合物和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其中有机胺化合物的含量为10~35wt%,质子二醇醚化合物和非质子多极性化合物的总含量为60~85wt%,烷基吡咯烷酮化合物的含量为0.1~5wt%,每个都以剥离剂的总重量为基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进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进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991196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