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粘米系列食品的工艺及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0103006.X 申请日: 2000-02-25
公开(公告)号: CN1276171A 公开(公告)日: 2000-12-13
发明(设计)人: 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 杨军
主分类号: A23L1/182 分类号: A23L1/182;A23L3/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16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制造 系列 食品 工艺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讲是关于制造粘米系列食品的工艺及方法。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粘米制品,其中粽子、年糕是人们喜欢食用的传统食品,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运用现有技术,对原有的传统粽子和年糕制作进行改进,以提供制作方便、便于大规模生产、可长期保存、风味多样的粽子和年糕类制品,以满足人们的广泛需要。

本发明制造粘米系列食品的工艺为:1.备料(主料准备、液体辅料准备、固体辅料准备);2.调配(将主料、液体辅料、固体辅料按比例混合拌匀);3.包装密封;4.蒸煮熟化;5.成品。

主料包括黑、白粘米(江米、糯米)、黄粘米(黄米)、普通大米和小米的全米、碎米、米粉。

主料准备包括上述主料的挑选、浸泡和粉料的制备。

液体辅料包括水、奶、水果汁、蔬菜汁、提取液(粽叶、荷叶、茶叶等风味物的水提取液),以及上述液体加入味精、香精、糖、食盐、酒、醋、酱油和其他甜味剂、酸味剂、鲜味剂及食用油及其几种液体的混合物。液体辅料准备是指上述液体的制备。

固体辅料是指一切可食用的农副产品及其制成品中的固态物,包括水果、蔬菜的粒、丁、泥,畜禽、水产的肉、肉末、肉馅,禽蛋及豆类制品,果干、果脯、果酱等。固体辅料准备是指上述固体材料的挑选和初加工。

调配是指将准备好的主料及辅料按配方进行调配。固体辅料在主料中的分布分为无规则分散和有规则分布,如:成条、成片和成馅状分布。有规则分布可在包装时进行。

包装密封是指将调配好的物料装入耐蒸煮的包装材料中,密封办法可以热封,也可以用绳或金属环扎封。为了使内容物减少与包装物的粘连,可于装料前在相应部位涂上一层可食用油,但应避免热封处内壁沾上油或物料,以免影响密封效果。

加热蒸煮是指将包装密封好的制品在100℃以上进行蒸煮熟化。

成品:将熟化后的制品擦干袋外的水分,贴上标签,即为成品。

以下结合实施例说明加工方法。例一

1.主料准备:

a.将优质江米、黄米、普通大米及小米的全米或碎米经淘洗后用清水浸泡2小时

以上。

b.将优质江米、黄米、普通大米及小米经淘洗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采用水磨

法磨成粉浆,吊滤除去多余水分,干燥后得到水磨粘米干粉;

c.将优质江米、黄米、普通大米及小米去除沙子和杂质后,干磨制得主料米粉。

2.液体辅料准备:

制粽叶提取液:将粽叶(竹叶或芦苇叶)洗净打浆,加入30~100倍量的水,煮沸30分钟,过滤所得滤液加入30%白糖即为粽叶提取液。用同样方法可制取荷叶茶叶等物料的提取液。

3.固体辅料准备:

a.将红枣经挑选,去除劣质枣,经清洗后用清水浸泡,泡软后去除枣核待用;

b.将红小豆经挑选去杂去劣,淘洗去泥沙,于锅中加清水煮熟煮胀,捞出待用。

4.调配:

a.将1中a所得江米100Kg,加3中a所得红枣10Kg,b所得红小豆20Kg,加白糖

10Kg,混合均匀;

b.将1中b或c制得的江米粉100Kg,3中a所得红枣20Kg,b所得红小豆

20Kg,混匀后再加2中所得粽叶提取液80Kg、白糖10Kg,调拌均匀。

5.包装密封:

a.耐蒸煮包装材料的准备:在包装用膜或袋的相应部位涂上一薄层食用油;

b.将调配好的4a料50g装入包装袋中,每袋再加入25g粽叶提取液,真空包装

热封袋口;

c.将调配好的4b料50g置于包装膜中央,用膜将料包紧,用绳或金属环扎紧,

勿使漏气。也可结合采用真空包装法进行密封。

6.蒸煮熟化:

将密封好的制品分别通过蒸或煮的办法加热至熟(约1小时左右)。

7.将蒸或煮熟的制品取出冷却,擦干袋外水分,贴上标签,即得成品。

注:用此法所得成品具有传统粽子香味,若用荷叶提取液或茶叶提取液取而代之,则可生产出具有荷叶或茶叶香味的制品。例二

1.主料准备同例一。

2.液体辅料准备:

100Kg牛奶加入20Kg白糖,再加入0.1Kg牛奶香精,混匀待用。

3.固体辅料准备:

a.白芝麻去除杂质后于锅中小火炒熟;

b.花生仁、核桃仁先浸泡去皮后烘干,于油中炸熟,剁成黄豆大小的粒。

4.调配:

a.浸泡好的江米50Kg,黄米50Kg,加入炒芝麻5Kg,花生仁粒10Kg,核桃仁粒10Kg,

调拌均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军,未经杨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3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