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液氮内循环式回收冷能方法生产精细橡胶粉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0109889.6 | 申请日: | 200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33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抒;凌培修;凌培义;凌培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经济特区精业机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B13/10 | 分类号: | B29B13/10;//B29K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液氮 循环 回收 方法 生产 精细 橡胶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废旧轮胎加工精细橡胶粉的生产工艺,适用于轮胎的切割、清理、粉碎。加工成精细橡胶粉。
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已遍布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有人就有汽车。而汽车轮胎的磨损、更换频繁的进行,使废弃轮胎已对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浪费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果把大量的废旧轮胎进行破碎加工成精细粉末,第一可以处理这种轮胎的黑色污染;第二可以变废为宝,精细胶粉可以做为高级添加剂加入塑料、水泥、沥清……成为新型材料改善其特性、扩大用途。这种处理废旧轮胎的想法,西方国家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始了研究。70至80年代,废旧轮胎经过破碎只能达到45目~60目,生产率也极低。而90年代开始了精细胶粉的研究,出现了俄罗斯常温下挤压破碎机械处理法生产80目以下胶粉。我国曾购买过数台设备(山西、辽宁)均不能连续生产。原因是在挤压时产生大量高温使橡胶粘结,无法生产。其次,美国采用液氮处理粗橡胶颗粒,然后进行磨碎达到120目以上的精细胶粉的工艺成功。我国徐州引进一套设备,由于磨碎部分的设备排热不畅,也无法连续生产,粘磨严重。由于工艺的不完善,耗电量较大,是由于原理虽然是成功的,但工艺不完善的结果。
国内现有水冷工艺,也是有高温产生,有二次空气污染。另一种现象是工艺设备简单、耗电量大。总之,关于废旧轮胎再生处理,有常温、水冷、液氮深冷。方法很多,目前看来以液氮处理较理想,但由于采用工艺及设备不同,大多数均在探讨和摸索之中。
本发明制定了一套从粗至细粉碎废旧轮胎的工艺,工艺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在常温下对整条汽车轮胎进行切圈、粗切、清洗、粗碎、除织物、除金属物、细碎、分选,主要采用了激光切圈机把轮胎的钢圈切除,将切圈后的整条轮胎放入粗切机内。切成25mm×25mm的胶块,进行清洗,再用一台中碎机把25mm×25mm的胶块压碎成5目~10目的胶粒,此时已把轮胎中的纤维、钢丝搓离橡胶,游离在胶粉中。用风选分离出纤维团,再采用磁分离机,选出混在胶粉中的细钢丝和金属物。将5目~10目的胶粉送入细碎机经细碎后胶粉成为20目~40目的常温胶粉。
第二部分:输入常温20目~40目的粗胶粉到两台专用预冷罐内进行液氮冷却至-55℃,将其输入-80℃~-100℃的深冷专用主体罐内进行液氮深冷处理,这时粗橡胶颗粒已达玻璃体状态,可以输入专用冷磨内进行精细粉碎。出来的产品是80~120目的精细胶粉(下称产品)由气体输送把产品输入第4号混合罐内与粗胶粉进行热交换,完毕粗胶粉温度降至X4℃输入专用预冷罐,进一步预冷。而混合罐中热交换过的X4℃产品输入到3号混合罐内与2号专用混合罐来的粗胶粉进行热交换,达到X3℃低温,再把达到X3℃低温的产品胶粉输入到2号专用混合罐内而达到X3℃的粗胶粉输入到4号罐内。X3℃的产品胶粉在2号混合罐内与1号专用混合罐来的粗胶粉进行热交换。2号专用混合罐内温度达到X2℃低温。将X2℃温度的产品胶粉输入到1号专用混合罐内,将X2℃温度的粗胶粉输入到3号专用混合罐内,而在1号罐内X2℃产品胶粉与常温粗胶粉热交换,罐内温度达到X1℃时,X1℃粗胶粉输入2号专用混合罐。而X1℃产品胶粉已经把自身含的低温绝大部分给了常温粗胶粉,而自身达到了零上温度,从而形成了整个系统的冷循环,充分的利用了液氮的冷量。回收了精细粉碎工艺去的大量液氮冷量,节约了能源,这是一个非常先进的节能工艺,也实现了深冷环境下的连续精细粉碎过程。由于在冷磨精细加工过程中,在磨碎中实行了液氮内循环带走加工过程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了冷磨精细加工的连续生产。
利用液氮内循环式回收冷能方法
生产精细橡胶粉工艺流程图
1.激光切圈2.粗切3.清洗 4.除水 5.中碎6.风选
7.磁选 8.细碎9.风选 10.磁选11.储存
I、I号混合热交换器 II、II号混合热交换器
III、III号混合热交换器 IV、IV号混合热交换器
一、预冷二、深冷处理三、冷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经济特区精业机电技术研究所,未经珠海经济特区精业机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098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藻土复合微滤膜
- 下一篇:点滴注射器控制装置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