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0110773.9 | 申请日: | 200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33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哲;苏世忠;付文智;蔡中义;刘纯国;陈建军;隋振;李东平;陈庆敏;阎雪萍;李湘吉;严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3/58 | 分类号: | B29C43/58;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长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世林 |
地址: | 130025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多点 成形 装置 | ||
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是对板材进行塑性成形加工的设备,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先进板材成形设备。利用多个规则排列的,高度可调的基本体(冲头)随意改变造型面,取代传统的模具来实现板材的无模成形,是对现有板材成形设备的根本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目前,板材成形主要采用各种压力机通过模具来实现。每一种零件都需要一套或数套模具才能完成整个成形过程。传统的板材成形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其效率和加工质量及精度无法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具使板材成形的加工方式,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控制的以无模多点成形技术为基础的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是由上、下基本体群1,调整机构2和加载机构组成,上、下基本体群1由多个可以独立调整的冲头组成,冲头可沿其轴向位移,由统一的调整机构2调整到成形位置后,再由加载机构加载成形,冲头可以采用防止产生皱纹的柔性冲头。
板材无摸多点成形装置,是由机架3,上、下基本体群1,调整机构2′,自动控制系统,曲面造型系统,动力系统4和测量系统组成,上、下基本体群1由多个可以独立调整的冲头组成,冲头可沿其轴向位移,其高度和速度由控制系统控制,按曲面造型系统设计的形状,通过每个冲头的调整机构2′在成形过程中进行调整,并由加载机构加载成形,冲头可以采用防止产生皱纹的柔性冲头。
本发明与现有的压力机相比,彻底改变了传统整体模具成形的方式,实现板材的无模成形,省去模具的设计、制造和调试工序,生产准备时间缩短为模具成形的数十分之一,节约制造模具的材料、工具、能源和时间等。还可以在较小的设备上成形较大尺寸的板类件,消除回弹、起皱等缺陷。工作效率、加工质量和精度明显提高,加工成本显著下降,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对于大型板材成形,可在本机上采用多种先进的无模成形法完成,可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及其工作过程。
图1是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橡胶套连接垫板的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采用弹簧连接垫板的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压电磁铁工作原理图;
图5是柔性夹头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示图;
图7是调压电磁铁与柔性夹头的装配图;
图8是带弹簧的冲头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中:1.上、下基本体群 2.2′调整机构 3.机架 4.动力系统 5.聚按脂套 6.橡胶套6.弹簧 7.垫板 8.钢球 9.钢球座 10.冲头体 11.圆环 12.圆环 13.圆环 14.带有弹簧的销钉 15.弹簧 16.调压电磁铁 17.动板 18.花键轴 19.柔性夹头 20.弹簧 21.固定板 22.冲头工作端 23.弹簧 24.电机 25.缸体 26.阀芯 27.螺母 28.活塞杆
本发明提供的板材无模多点成形装置按其成形方式可以采用两种结构,即多点模具成形装置和多点压机成形装置。
所谓多点模具成形装置是按被加工板材要成形的形状,在成形前将基本体群调整为所需的形状,类似于成形模具,然后由加载机构加载成形。
该装置是由上、下基本体群1,调整机构2和加载机构组成,上、下基本体群1由多个可以独立调整的冲头组成,冲头可沿其轴向位移,由统一的调整机构2调整到成形位置后,由加载机构加载成形,冲头可以采用防止产生皱纹的柔性冲头。当然也可加入控制、曲面造形和测量部分实现自动控制。
用于多点模具成形装置的调整机构2参阅图4、图7:该调整机构2是由调压电磁铁16、动板17、花键轴18和柔性夹头19组成,调压电磁铁16固定在固定板21上,动板17与调压电磁铁铁芯刚性联接,柔性夹头19的上端装在动板17与固定板21之间的弹簧内,其下端套装在固定板21上,柔性夹头19上端为花键套,并通过与花键套相配合的花键轴18连接在动板1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工业大学,未经吉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0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装订夹
- 下一篇:形音数三码合一汉字输入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