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癌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00111126.4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2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庆忠 |
主分类号: | A61K45/08 | 分类号: | A61K45/0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君 |
地址: | 25001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癌 药物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到用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自由基生成物和/或自由基增效剂组成的抗癌药物组合物,以及用该抗癌药物组合物治疗肿瘤的方法。
许多非手术疗法通过自由基的产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自由基的产生不仅和放疗及化疗等的并发症有关,而且是许多非手术疗法杀伤肿瘤细胞的物质基础。正因为如此,肿瘤局部自由基生成物缓慢释放已经作为新的办法用于肿瘤的治疗。然而,肿瘤的生长扩散及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由其实质——肿瘤细胞及其间质——肿瘤血管共同决定。肿瘤血管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支架,同时为肿瘤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因此,有效地抑制及破坏其血管的生长便是影响各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用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组合物来抑制及破坏肿瘤血管生长,目前尚未见公开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自由基生成物和/或自由基增效剂为主要有效成份的抗癌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组合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通过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和自由基生成物增强肿瘤放疗及化疗等非手术疗法作用效果。由于决定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以及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静脉、腹腔及动脉给药甚至瘤体内注射都难于在肿瘤局部维持长时间有效药物浓度。单纯提高给药剂量又受到全身反应的限制。所以寻找有效的给药途径及增效剂便是本发明的重要目的之一。
本发明发现,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和自由基生成物均有治疗肿瘤的作用,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是通过降低和破坏氧化氮对肿瘤血管的保护及调节作用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而自由基生成物所提供的氧自由基不但能杀伤肿瘤细胞,而且能与肿瘤血管中的氧化氮反应形成毒性更强的自由基。因此,二者合用不仅能够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能够有效地破坏肿瘤血管,从而为治疗肿瘤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措施。
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和自由基生成物注射于带瘤动物体内可抑制肿瘤的生长,但全身毒性反应也较明显。若将该类物质选择性动脉注射,或直接注射到肿瘤局部,特别是以高分子多聚物为支持物局部释放,不但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全身毒性反应。
鉴于上述发现,本发明将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自由基生成物和/或自由基增效剂等包装于高分子多聚物中,如此制成的缓释剂有利于局部放置。瘤体内放置后可将本发明抗癌组合物的主要成份缓慢释放于肿瘤局部,因此在减少全身并发症(如心肺损伤)的同时选择性地清除肿瘤局部的氧化氮水平,进而使自由基生成物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增强,从而为根治各种人体及动物原发和转移实体肿瘤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本发明抗癌组合物可使常规化疗、免疫治疗、高热治疗、光疗、激素治疗及放疗等方法的作用效果加强。因此在局部缓慢释放的同时可与上述非手术疗法合用,从而使其抗癌效果进一步加强。
本发明抗癌药物组合物主要含有抗癌有效量的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和氧自由基生成物,或/和自由基增效剂。
其中各种成份所占重量份为0.1~99.9份,以1~80重量份为佳,以5~40重量份为最佳。
本发明抗癌药物组合物可制成多种剂型。如针剂、浑悬液、软膏及固态如胶囊等;呈各种形状,如颗粒样、片状、球形、块状及膜状;在各种剂型中以缓慢释放为主。用支持物将上述主要成份包装后局部应用则是该发明的最主要形式。本发明抗组合物可使用的支持物可为任何物质,以高分子多聚物或不同高分子多聚物组成的复合多聚物为佳,以不同分子量高分子乳酸组成的复合多聚物为最佳。支持物还可使用流质如(但不限于)芝麻油,混悬液、蒸馏水、生理冲液、以及半固态物质如(但不限于)果冻、糊剂、软膏等。
该抗癌药物组合物可经各种途径给药,以局部给药,如选择性动脉注射和直接瘤体内注射为佳,其中以局部缓慢释放为最佳。该抗癌药物组合物选择性动脉注射时也可配以局部缓慢释放,局部释放的有效成份主要杀伤原发肿瘤,动脉或其它途径服用的抗癌成份用于杀伤散在或已经扩散的肿瘤细胞。
本发明中的有机溶剂可为,但不限于,二氯甲烷及二甲基甲酰胺。
本发明中可用的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包括氧化氮清除剂及氧化氮合成抑制剂。前者包括血红蛋白及其相关产物;后者包括7-氨基-吲唑、刀豆氨酸,氨基胍、放线菌酮、S-甲基异硫脲、S-甲基异硫脲硫酸盐、S-2-氨基-5-(2-氨基咪唑-1-基)戊酸、L-N5-(1-亚氨基乙基)鸟氨酸、N-单甲基-L-精氨酸乙酸、N-氨基-精氨酸甲酯、N-ω-氨基-精氨酸、氨基-精氨酸、NG-氨基-L-精氨酸、L-氨基-精氨酸-p-氨基酰苯胺、NG-单甲基-L-精氨酸和NG-甲基-L-精氨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庆忠,未经孔庆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11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器新材料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传热管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