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酒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3061.7 | 申请日: | 2000-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31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慎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慎远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A61K35/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酒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与药酒的生产方法有关,尤其与可调节药物浓度和酒精度的药酒的生产方法有关。
药酒传统的生产方法是浸泡法,生产周期长。酒中中药含量低,不能人为控制,即使喝完一瓶酒,受益颇浅。并且药酒酒精度高,老年人和妇女不适宜饮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可任意调节酒精度和控制中药含量,工艺简单,便于用设备生产的药酒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药酒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中药材干燥,粉碎,计量配方,
(2)将配方药材浸酒淬取,
(3)将淬取液加热浓缩,从冷凝器回收白酒,
(4)将浓缩后的药酒在计量槽中与未浓缩的药酒混合调节酒精度。
淬取步骤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24-48小时,淬取次数至少三次。
淬取加热用导热油或蒸汽作为传热介质。
浓缩步骤的温度为85-100℃,当温度在设定的控制值上快速上升时,结束浓缩步骤。
酒精度的调节范围为5-52度。
将淬取液过滤后贮存于计量槽内,根据计算取其中的一部分去浓缩,将浓缩后的药酒送回计量槽与其中的淬取液混合、调节酒精度,过滤,测量酒精度后装瓶、包装。
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产品中中药含量高,可根据需要人为控制,酒精度也可根据需要人为控制,可生产不同的品种,以适用于各种消费者。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如下是本发明的实例:
用中药材枸杞、人参、虫草生产药酒。
中药配方为:枸杞∶人参∶虫草=10∶2∶1,重量份。
将药材干燥、粉碎。放入浸酒设备中,加入两倍重量份的白酒浸泡。采用电加热方式,温度由温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用浸酒设备夹层中的导热油作传热介质。淬取温度为50-70℃,淬取用白酒的酒精度应在60度以上。淬取时间一般在24-48小时。淬取次数应在三次以上。淬取时用搅拌装置间隔搅拌。每次淬取后用滤网将淬取液过滤。过滤的药酒在计量槽中贮存。取其中的一部分药酒在浓缩设备中加热浓缩,加热方式、传热介质和浸酒设备相同。配有电气控制箱,安全阀和电接点压力表对浓缩温度自动控制,当温度超过控制温度或压力超过控制范围时会报警并自动切断电源,当浓缩时间达到设定时间,会自动切断电源。设有冷凝器在对药酒进行浓缩的同时回收白酒。回收白酒到贮酒槽。浓缩温度控制在85-100℃,浓缩终止时间可根据温度计的变化来确定,当温度在设定的值上快速上升时,表明浓缩已结束。
加入浓缩设备进行浓缩的药酒的总量根据生产批量和药酒的酒精度进行计算。
未浓缩的药酒和已浓缩的药酒在计量槽中混合进行酒精度的调节。因此前所进行的生产环节都是经过计算或计量进行的,因此只需加入少量的白酒或浆进行微调。调节酒精度须在保证酒中药物浓度基本上不变的前提下进行。
本发明可生产各种单方或复方药酒。可生产所需中药药物浓度的药酒和5-52度范围内任一酒精度的药酒。
本发明的淬取和浓缩步骤也可用蒸汽加热和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慎远,未经刘慎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30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