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国棉玲虫重组病毒无效
申请号: | 00114307.7 | 申请日: | 2000-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2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文;胡志红;J.M.福拉克(J.M.Valk);孙修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7/01 | 分类号: | C12N7/01;C12N15/6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国 棉玲虫 重组 病毒 | ||
1.一种对野生型棉铃虫病毒进行遗传改良的中国棉铃虫重组病毒CGMCC0419,其特征是所述的中国棉铃虫重组病毒,其基因组中缺失了egt基因即蜕皮激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在缺失egt基因的位点处,插入由中国棉铃虫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AaIT基因和标记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
2.一种构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棉铃虫重组病毒CGMCC0419的方法,包括第一次重组步骤,即
(1)将HaSNPV即中国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的egt基因5’端及上游序列、3’端及下游序列这两个片段,分别克隆到通用载体pBluescriptIIKS-,
(2)在这两个片段之间插入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获得重组质粒pHaGFP+egt-,
其特征是再进行第二次重组步骤,即
(3)在重组质粒pHaGFP+egt-的GFP基因与egt基因3’端下游序列之间,插入HaSNPV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控制的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基因AaIT,得到重组转移载体pHaGFP+egt-AaIT+,
(4)将重组转移载体pHaGFP+egt-AaIT+与HaSNPV的DNA共转染宿主昆虫细胞,通过等位基因交换,转移载体上位于egt基因5’端部分序列及3’端部分序列之间的AaIT及GFP基因被重组到HaSNPV的egt位点,获得重组病毒体,
(5)经过多轮空斑纯化,得到纯的双重重组病毒HaNPVGFP+egt-AaIT+即中国棉铃虫重组病毒CGMCC04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3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