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谷类原料制造可降解的筷子及餐用刀、叉、勺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14524.X | 申请日: | 200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70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0-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健;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健;郑波 |
主分类号: | A47G21/00 | 分类号: | A47G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齐旭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谷类 原料 制造 降解 筷子 餐用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次性筷子及餐用刀、叉、勺的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谷类原料制造可降解的筷子及餐用刀、叉、勺的方法。
市场上现有的一次性筷子及餐用刀、叉、勺的用具,大都采用竹、木(主要是筷子)和塑料(主要是刀、叉、勺)材质制造。这类用具不仅不易处理,不易回收再利用,而且还造成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的大规模破坏,甚至严重浪费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天消耗一次性竹、木筷子约达4----5亿双,即日消耗400----500立方木材,直接造成森林资源的毁坏,带来因乱伐乱砍所致的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恶果。另外,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因其不易在自然条件下降解,污染严重且浪费资源。目前,从环保角度对一次性餐具进行的替代方法有:一是将淀粉和塑料偶联,延缓污染;二是以植物纤维为主料制成的诸如纸质品来替代;三是以淀粉经化学合成的制成品替代。上述这类方法都是针对延缓、降低和消解污染考虑的,而没有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和生态的保护。这些方法都只能对杯、盘、碗、盒类的餐具进行改进,没有考虑到浪费资源,破坏生态严重的筷子等餐具进行改进。至于其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等缺憾则更显而易见。
本发明提出一种卫生无毒、方便使用、美观促食和所用材质不破坏生态、低廉易取、节省资源、可降解还原再利用、生产简便易行的采用谷类原料制造可降解的筷子及餐用刀、叉、勺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目的。
采用玉米、高梁等高产低值的谷类原料为骨料,以高交联变性淀粉制成的胶体混合制成的物料混合体,再经机械注模成型的方法完成。其生产配方为(重量份额比):
谷类原料80----90 淀粉 10----15
交联剂(三偏磷酸钠)0.2----1 食用色素 0.1----0.5
食用香料0.1----0.2 水 25----35
其生产步骤为:
1、按配方的重量比准备好物料。
2、将谷类原料在粉碎机中,粗碾粉碎为直径1--2mm间的颗粒(对于在本身颗粒在直径1----2mm之间的谷类(如粟等则不需粉碎),作为骨料。
3、将淀粉加入到疏水性交联剂(例如三偏磷酸钠)水溶液中,兑入少量碳酸钠调PH值为10----12,制成淀粉乳,将淀粉乳充分搅拌,加热至45----60℃进行反应;反应6----24小时后,使其高度交联化。再兑入盐酸中和,使PH值呈中性,可得到防水、防热、性能优良的胶体。
4、按比例将骨料、胶体、食用色素(本色产品亦可不加)、食用香料(自然香产品亦可不加)混合搅拌均匀为物料混合体,再转入机械装置(挤压机)中,在高温(140----160℃)高压(0.2----2Mpa)下,将物料混合体挤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
5、产品脱膜后,喷涂保护膜(如碱金属硅酸盐化合物)并烘干,以进一步增强防水、耐高温性,然后经紫外线灭菌,包装成品。
交联剂除用三偏磷酸钠外,还可以用其他交联剂,如甲醛、环氧氯丙烷、三氯氧磷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工艺简单、方便易行、原料丰富、价格低廉、保护生态、无环境污染、生产过程无“三废”,产品卫生无毒、且不能重复使用、产品有一定强度,在使用24小时内可防水、防油、耐120℃高温烫煮、浸泡、不变形、不分解、、不粘化、不软化。易于自然分解,可溶解为有机肥料和直接作为畜、禽饲料、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次性筷子、刀、叉、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健;郑波,未经马健;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地毯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多重防护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