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芯片荧光标记物的洗涤方法及其专用洗脱液无效
申请号: | 00114997.0 | 申请日: | 2000-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1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毛裕民;谢毅;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芯片 荧光 标记 洗涤 方法 及其 专用 洗脱 | ||
本发明属于基因技术领域,涉及基因芯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因芯片杂交后荧光标记物Cy3、Cy5的洗涤方法及其专用的洗脱液。
基因芯片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20世纪人类最宏伟的计划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预计将提前至2003年完成共计30亿对碱基的序列测定,以及小鼠、果蝇、线虫等模式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人类基因组计划将由此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将由发现基因转向发现基因的功能。人们将逐步阐明从基因到蛋白再到生命现象这一过程的奥秘。如何大规模研究人类约10万条基因的功能,特别是基因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能以大规模、高通量的方式进行成千上万个基因在各种生理状态下表达状况的研究。传统的Northern blot杂交或点杂交方法,以及以电泳为基础的基因表达、序列测定、突变和多态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显然不能适应上述的要求。基因芯片技术由此应运而生。
将大量的靶基因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小于500μm)排列在玻璃、硅等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也叫基因微矩阵(Microarray)。基因芯片可以用荧光检测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以达到快速、高效、高通量地分析生物信息的目的。
基因芯片的概念可追溯到southern blot杂交技术,即DNA-DNA之间通过碱基配对机制形成互补链。随后又发展出northern blot杂交和点杂交技术。这三种技术都是将核酸样品固定在滤膜上,样品容易扩散,因此在单位面积上点样的密度受到限制,无法进行大规模、高通量的DNA杂交。同时,由于滤膜面积较大而需较多探针量,检测灵敏度较低。为了提高点样密度和检测灵敏度,降低探针用量,以玻璃、硅等材料为载体的基因芯片技术逐步得到了发展。
美国affymetrix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90年代初,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Fodor,S.P.A.et al.(1991)Science 251,767-773.)。1992年,该公司运用半导体照相平板技术,在1cm2左右的玻片上原位合成寡聚核苷酸片段,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块基因芯片(Southern,E.,Maskos,U.&Elder,R.(1992)Genomics 13,1008-1017.)。同时,探针的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扫描(U.S Patent5981965)和计算机分析(U.S Patent 5974164)等技术也随之发展。1995年,第一块以玻璃为载体的基因芯片(微矩阵)在美国Stanford大学诞生(Schena,M.等(1995)Science.270.(20):467-480.),这标志着基因芯片技术步入了广泛研究和应用的时期。
原位合成寡聚核苷酸芯片具有密集程度高,可合成任意序列的寡聚核苷酸等优点,适用于DNA序列测定、SNP分析等。但其缺点是合成寡聚核苷酸长度有限,因而基因特异性差,而且随长度的增加合成错误率随之增高,作为基因表达谱研究远不如cDNA芯片。cDNA芯片是将微量cDNA片段在玻璃等载体上按矩阵密集排列并固化,也叫微矩阵(Microarray)(DeRisi,J.等(1997)Science278,680-686.)。基因点样密度虽不及原位合成寡聚核苷酸芯片高,但比用传统载体,如混合纤维素滤膜或尼龙膜的点样密度要高得多,可达到每张载玻片4万个基因。而cDNA芯片最大的优点是靶基因检测特异性非常好,用作表达谱研究结果可靠。目前许多国家实验室和大制药公司都用此类芯片(Baldwin,D等(1999)Curr Opin Plant Biol 2(2):96-103.)。
有鉴于基因芯片具有高通量、高信息量、快速、样品用量少、造价低、用途广泛等优点,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着手进行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开发工作。美国政府于1998年正式启动基因芯片计划,NIH、能源部、商业部、司法部、国防部、中央情报局等均参与了此项目。同时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部分国立实验室如Argonne,Oakridge也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和开发。英国剑桥大学、欧亚公司也正在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世界大型制药公司尤其对基因芯片技术用于基因多态性、疾病相关性、基因药物开发和合成或天然药物筛选等领域感兴趣,都已建立了或正在建立自己的芯片设备和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德基因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14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