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架桥下部构造及其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0159.X | 申请日: | 200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277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0 |
发明(设计)人: | 大内一;冈野素之;涌井一;松本信之;曾我部正道;在田浩之;大屋户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林组;财团法人铁道总合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4C3/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架桥 下部 构造 及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设计一种高架桥下部构造的高架桥下部构造设计方法,该高架桥下部构造包括RC刚性框架和布置在一个结构平面内的减震器-支柱,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假定的地震运动中,设定下部构造的目标延度系数μd和目标固有周期Td;从对应于假定的地震运动的屈服地震系数谱中获得对应于目标延度系数μd和目标固有周期Td的屈服地震系数,以提供设计地震系数Kb,并获得对应于目标固有周期Td的目标屈服刚度Kd;利用设计地震系数Kb获得设计水平荷载支承能力Hd,并从目标屈服刚度Kd获得对应于设计水平荷载支承能力Hd的位移作为设计屈服位移δd;将所述设计水平荷载支承能力Hd分解成由RC刚性框架承受的水平力Hf和由减震器支柱承受的水平力Hb;设定所述RC刚性框架和所述减震器-支柱的构件截面,因此,所述RC刚性框架和所述减震器-支柱承受水平力Hf,Hb,最终的荷载支承能力和对应于水平力Hf,Hb的位移等于设计屈服位移δd与目标延度系数μd的乘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下部构造的设计方法,其步骤还包括:利用所述RC刚性框架和所述减震器-支柱的设定好的构件截面来形成所述下部构造的结构分析模型;在结构分析模型中采用静态非线性分析;利用由静态非线性分析得到的荷载-位移关系,从双线性特性计算保持屈服刚度Ky,保持屈服位移δy,保持屈服荷载支承能力Hy和保持最大位移δu的值;利用由保持屈服刚度Ky获得的保持固有周期T,以便从屈服地震系数谱得到对应于所述保持屈服荷载支承能力Hy的必要的延度系数μ;使必要延度系数μ乘以所述保持屈服位移δy以得到反应最大位移δmax;分别将反应最大位移δmax与所述保持最大位移δu比较,计算每个所述RC刚性框架和所述减震器-支柱的对应于反应最大位移δmax的构件反应最大位移δ’max,将构件反应最大位移δ’max与保持最大位移δ’u比较,以检验所述RC刚性框架和减震器-支柱的设定截面。
3.一种高架桥下部构造,该高架桥下部构造包括RC刚性框架和布置在一个结构平面内的减震器-支柱,其特征在于在假定的地震运动中,通过设定下部构造的目标延度系数μd和目标固有周期Td,从对应于假定的地震运动的屈服地震系数谱中获得对应于目标延度系数μd和目标固有周期Td的屈服地震系数,以提供设计地震系数Kb,并获得对应于目标固有周期Td的目标屈服刚度Kd,利用设计地震系数Kb获得设计水平荷载支承能力Hd,从目标屈服刚度Kd获得对应于设计水平荷载支承能力Hd的位移作为设计屈服位移δd,并将设计水平荷载支承能力Hd分解成由RC刚性框架承受的水平力Hf和由减震器-支柱承受的水平力Hb,因此,RC刚性框架和减震器-支柱承受水平力Hf,Hb,最终的荷载支承能力和对应于水平力Hf,Hb的位移等于设计屈服位移δd与目标延度系数μd的乘积,从而可设定所述RC刚性框架和所述减震器-支柱的构件截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林组;财团法人铁道总合技术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大林组;财团法人铁道总合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01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血压测量计
- 下一篇:木素纤维素材料的氧脱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