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体压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0128894.6 | 申请日: | 200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292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丝永和延;田中孝英;佐野佳彦;加藤宏行;佐藤博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体 压迫 装置 | ||
1.一种活体压迫装置,在该活体压迫装置中,在内部备有由于流体的出入而膨胀·收缩的流体袋(3)和配置在该流体袋的外侧并抑制流体袋向外侧膨胀且弹性地保持规定的弯曲形状的一体成形加工的可挠性板(4),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挠性板(4)备有吻合细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形状的第1弯曲部(14)、第2弯曲部(18)以及连接上述第1和第2弯曲部的连接部(16),上述连接部(16),把上述第2弯曲部(18)配置在与上述细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形状基本吻合的假想的第1弯曲部的延长部的外侧,上述第2弯曲部(18)向上述连接部的向该第(2)弯曲部侧的假想的延长部分的内侧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弯曲部(18),像从上述延长部向前端延伸的部分那样,具有从上述连接部16的假想的延长部分向内侧离开较大的距离的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在粗的测定部位的状态下,上述第2弯曲部(18)具有规定长度以上地与该粗的测定部位上接触的部分,以使其前端(10c)不咬入粗的测定部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弯曲部(14)夹住中央部(14c)地由端部侧第1弯曲部(14a)和连接部侧第1弯曲部(14b)构成,在装在细的测定部位上的状态下,由上述端部侧第1弯曲部(14a)和连接部第1弯曲部(14b)挟住该细的测定部位地向该测定部位横断面的中心方面产生弹性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在粗的测定部位的状态下,上述第1弯曲部(14)以扩大由上述端部侧第1弯曲部(14a)、中央部(14c)和连接部侧第1弯曲部(14b)形成的迎入上述测定部的角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上述第2弯曲部(18)与上述粗的测定部位接触,以扩大夹住与上述连接部(16)的连接部即第2连接点(16b)并由上述连接部(16)和上述第2弯曲部(18)形成的角度的方式进行弹性变形,产生在上述粗的测定部位横断面中从表面部指向中心方面的力。
6.一种活体压迫装置,在该活体压迫装置中,在内部备有由于流体的出入而膨胀·收缩的流体袋(3)和配置在流体袋的外侧抑制流体袋向外侧膨胀并弹性地保持规定的弯曲形状的一体成型加工的可挠性板(4),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挠性板(4)备有与细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形状基本吻合的第1弯曲部(14)、第2弯曲部(18)和连接上述第1和第2弯曲部的连接部(16),上述连接部(16)由直线连接部(23)和弧状连接部(22)中的任何一个构成,上述直线连接部(23)由直线构成,上述弧状连接部(22)含有外侧凹的弯曲部(22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弯曲部(14)沿着上述细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形状的周长的基本半周以上进行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弯曲部(14)沿上述细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形状的周长的70%以上的周长进行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弯曲部,备有夹住上述测定部位的两侧部(14a)、(14c)和中央部(14c),上述中央部(14c)在上述两侧部之间,其厚度比两侧部更厚。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体压迫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在粗的测定部位上的状态下,上述第2弯曲部18,在上述粗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中,具有从该粗的测定部位的表面部指向中心方面地赋予力的规定长度以上的部分。
11.一种活体压迫装置,在该活体压迫装置中,备有由于流体的出入而膨胀·收缩的流体袋(3)和弹性地保持规定的弯曲形状的一体成形加工的可挠性板(4),上述可挠性(4)配置在上述流体袋的外侧来抑制流体袋向外侧的膨胀,其特征在于,上述可挠性板(4)备有与细的测定部位的横断面形状基本吻合的第1弯曲部(14)、第2弯曲部(18)及连接上述第1和第2弯曲部的连接部(16),上述第2弯曲部(18),在装在粗的测定部位的状态下,沿粗的测定部位的表面延伸,与上述第1弯曲部协作而产生对该粗的测定部位的保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88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