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双金属多相催化剂及其制法无效
申请号: | 00129896.8 | 申请日: | 200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49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卿;潘平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58 | 分类号: | B01J23/5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羰基化 反应 双金属 多相 催化剂 及其 制法 | ||
1.一种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双金属多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是由多孔性高比表面碳基质为载体吸载催化活性物质铑及锂而构成的,其中所述多孔性高比表面碳基质载体是指孔径为8-12A及比表面积为800-1000m2/g的碳基质,而活性组分铑、锂的含量按重量不均少于催化剂的0.1%、铑和锂的总含量按重量不大于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双金属多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载体基质,为聚偏氯乙烯或聚丙烯腈,其粒20-200目或经机械压制成1-10mm直径的球型或柱型。
3.一种甲醇羰基化反应双金属多相催化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剂载体的制备和催化剂的制备,即:(1)高聚物小球的合成,(2)高聚物材料经碳化制备多孔性高比表面碳化基质载体,以及(3)碳化载体吸附活性物质铑及锂化合物制备高机械强度和高热稳定性催化剂的方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双金属多相催化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聚物小球的制备是将高分子单体原料偏氯乙烯或丙烯腈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腈,在常压下升高温度至约40℃(偏氯乙烯)或约70℃(丙烯腈)进行聚合反应,控制搅拌速度制得粒度为20-200目的高聚物小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多相催化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高聚物小球碳化制备多孔性高比表面碳化基质载体的方法是将高聚物小球或经机械加工成型1-10mm直径的圆形或粒状的高聚物用溶剂提取除去其中末聚合的单体或低聚物质(杂质),然后在惰性气体(氮、氩、氦)保护下逐渐升高温度至150-500℃,升温持续5-8小时,使高聚物发生部分结构分解,脱掉氯化氢(自偏氯乙烯)或氢氰酸(自丙烯腈),再进一步升高温度至500-1000℃,灼烧1-5小时,使其完全碳化,制得碳化催化剂载体。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多相催化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碳化载体吸附活性物质铑-锂化合物制备高机械强度和高热稳定性催化剂的方法是将铑的化合物三氯化铑、四羰基二氯二铑、四羰基二碘二铑、硝酸铑或硫酸铑,及锂的化合物,如乙酸锂、氢氧化锂、碘化锂或氯化锂溶解在溶剂中,与催化剂载体混合(金属铑及锂占催化剂的重量比为均大于0.1%且其总量小于10%),使铑及锂化合物吸附于碳化载体表面,烘干后,用氢气还原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升高温度至300-1000℃,进行灼烧1-10小时,制得本发明的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多相催化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在上述制备的过程(2)中,用于提取除去末聚合的单体或低聚物的溶剂可使用能溶解高分子单体的有机溶剂,例如丙酮、己烷、苯或甲苯等常用的有机溶剂;在上述制备的过程(3)中,溶解铑的化合物和锂的化合物的溶剂可使用甲醇、乙醇、水或其它溶剂。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甲醇羰基化反应铑锂多相催化剂的制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在上述制备的过程(3)中,用氢气还原金属的反应在200-400℃下进行,为使金属充分被还原,还原反应应不少于1小时,一般为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298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风通气式无烟型住宅楼
- 下一篇:天花板埋入型的照明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