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电梯有效
申请号: | 00130301.5 | 申请日: | 200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294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5-09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善昭;小原英也;三岛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B66B1/24 | 分类号: | B66B1/24;B66B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邦基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电梯 | ||
1.一种双层电梯,包括卷扬机,该卷扬机使沿上下设置有两个笼室的笼框升降;卷扬机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卷扬机,对上述笼框的速度进行控制;笼室驱动装置,其驱动上述上下的笼室中的至少一个,改变上下笼室的相对距离;笼室位置控制装置,其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卷扬机进行控制,该方式为:上述笼室的速度变化在按照一定的加速度加速之后,保持恒定速度,然后按照一定的减速度减速,停止,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通过上述笼室驱动装置驱动的笼室的速度变化在加上上述笼框的速度变化之后,按照一定的加速度加速,然后保持恒定速度,接着按照一定的减速度减速,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驱动装置按照仅仅驱动两个笼室中的一个,而另一个笼室固定于上述笼框上的方式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驱动装置分别沿相反的方向驱动两个笼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具有预先存储建筑物的各层的层高尺寸的存储器,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在目标层确定后,根据存储于上述存储器中的目标层的层高尺寸,计算上下的两个笼室之间的距离,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出发层和目标层,上下笼室之间的相对距离改变的场合,上述笼室驱动装置造成的笼室的加速开始,加速结束,减速开始,减速结束的时间,与上述卷扬机造成的笼框的加速开始,加速结束,减速开始,减速结束的时间基本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卷扬机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当因上述笼室驱动装置动作,对笼室施加加速度或减速度时,通过上述卷扬机,使上述笼框所产生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小于上述电梯的额定加速度或额定减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卷扬机进行控制,该方式为:上述笼框的加速度或减速度与上述笼室的加速度或减速度的之和,与电梯的额定加速度或额定减速度基本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沿通过上述卷扬机驱动的上述笼框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驱动上述笼室的场合,在与上述笼框减速开始的同时进行加速,在加速结束后马上切换到减速,在上述笼框的减速结束的同时,减速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与沿通过卷扬机驱动的上述笼框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驱动上述笼室的场合,在上述笼框的恒定速度运行中,开始加速,对应于该笼框的减速开始而减速,对应于该笼框的减速结束,结束减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卷扬机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上述笼室驱动装置的动作过程中,上述笼框的减速度小于电梯的额定减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卷扬机控制装置和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分别对上述卷扬机和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当上述笼室切换到减速时,其减速度与上述笼框的减速度之和,与电梯的额定减速度基本相等。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上述卷扬机造成的上述笼框的减速开始时,上述笼室的减速度不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上述笼室位置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室驱动装置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对应于上述笼框的减速开始,使两个笼室分别沿相反的方向开始加速,对应于加速结束,开始减速,上述卷扬机控制装置按照下述方式对上述笼框进行控制,该方式为:在上述笼室的加速结束时刻,使减速中的上述笼框的减速度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03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