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放式的常压连续卷式聚乙烯发泡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0132548.5 | 申请日: | 2000-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55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纪明福;金大钧;张昭仁;刘新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20 | 分类号: | B29C44/20;//B29K2300;10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朝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常压 连续 聚乙烯 发泡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关于一种聚乙烯系发泡体的开放式的常压发泡方法,形成发泡气囊均一,且性能优异的连续卷式发泡体。本发明的制法与传统制法比较、不仅制法简易且生产速度快,既可降低成本,又能制出强度均一及无接缝的连续发泡体。本发明的制法所生产的连续卷式发泡体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适用于旅行箱、防护垫、浮板、地垫、玩具、衬片及鞋材等。
传统的发泡体制法,通常采用加热高压的密闭方式予以发泡,如台湾专利公告第166585号和第222577号,发泡鞋中底的制程是于模中发泡,为计量射出在一吹模内成型初胚,在加热高压发泡成为成型胚,进而将成型胚置入二吹模内定型。台湾专利170689号,为于同一模具形成多种成品尺寸的发泡体。传统的发泡技术,均是在高压密闭方式下进行,才能制得发泡气囊均一的高发泡倍率的发泡体,但只能批式生产,有发泡时间长、生产速度慢且生产步骤多的缺点;而后段加工业者需要用补强材时,需再自行贴合补强材,才可裁切使用,又因两片接合之处无法使用,而产生太多发泡体的废料。市面上所谓的发泡体连续材,如台湾专利公告第183161号,但其所谓的连续材乃是发泡体经裁切成薄片后,再逐片熔接而成,其接合处有外观不良、强度较弱的缺点。整体而言,传统聚乙烯系发泡制法,有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废料多的缺陷,因此开放式常压连续卷式发泡的技术,一直为科学家寻求突破的重点技术。
为了解决传统工业发泡制法的缺点,本发明人经历长时间的探讨研究,创造出本发明的完整卷式连续常压发泡的制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的常压连续卷式聚乙烯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达到制法简易、生产效率高、强度均一及无接缝的连续发泡体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开放式常压连续卷式聚乙烯发泡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一)原料组成物混合炼制步骤:
将组成物的各成分加入混合装置中混合分散,在炼制过程中,温度不要超过发泡剂及交联剂的分解温度,控制在90-170℃;
(二)薄膜制作步骤:
经由炼制完成的胶料出片,经过薄膜产生装置形成胶片,经由冷却卷取,准备进行发泡,于薄膜制作步骤中,该薄膜生产装置的温度控制在170℃以下;
(三)发泡步骤:
经由簿膜产生装置形成的胶片在发泡装置中发泡,其加热发泡的阶段可分不同的温度带予以加热,其发泡条件为温度160-250℃,时间为1-4分钟,发泡完成后冷却卷取,即制得本发明的连续卷式发泡体。
其中炼制过程的温度是100-150℃。其中在发泡体若要贴合补强材时,将补强材经由裱糊装置,涂布一层接着层,并予以烘乾,烘乾温度为80-140℃。其中补强材亦不经过裱糊制程而直接使用。其中能使用T型模头押出机将糊料涂布在补强材上。其中补强材选自于纤维制品、纸制品、塑胶簿膜及金属箔。该簿膜生产装置的温度是控制在160℃以下。其中薄膜生产装置是压延机、T型摸头押出机、涂布机或吹膜机。其中步骤(二)中所制得的胶片要贴合补强材时,则将形成的胶片与备好的补强材贴合,经由冷却卷取,准备进行发泡。其中有贴合补强材时,将贴合捕强材的胶片于发泡装置中发泡,其加热发泡的阶段可分不同的温度带予以加热,其发泡条件为温度160-250℃,时间为1-4分钟,发泡完成后冷却卷取即得连续卷式发泡体。其中发泡温度为180-230℃,时间为1.5-3分钟。通用于聚乙烯发泡体的生产,其中聚乙烯发泡体指选自下列所构成的族群: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功能性聚乙烯、茂金属催化聚乙烯、聚乙烯一醋酸乙烯酯及其共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形成发泡气囊均一,且性能优异的连续卷式发泡体,制法简易,可在常压下以开放方式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进而制出强度均一及无接缝的连续发泡体。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常用发泡体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制造流程方块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设有补强材的制造流程方块示意图。
参阅图2-4,本发明的制法的流程,如不需贴补强材,则如图3所示;若需贴补强材则如图4所示,其包括步骤如下:
(一)原料组成物混合炼制步骤:
将各成分加入混合装置中混合分散,在炼制过程中,温度不超过发泡剂及交联剂的分解温度,控制在90-170℃,以100-150℃为较佳的范围。
(二)裱糊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厚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厚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1325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