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器无效
申请号: | 00216127.3 | 申请日: | 200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4033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杰;王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后路 椎体间 融合 | ||
1、一种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该融合器为一空心六面体, 由前支撑段A、螺纹段8和后支撑段C三部分组成,螺纹段接触椎体的上下两面的周边为对称的长方形,两个表面左右方向略呈弧形向外凸起并设有螺纹和大圆孔;用于维持椎间隙高度的左右两侧,为对称的梯形平面,面上设有若干小圆孔;前支撑段A位于该梯形的下底一端,后支撑段C位于该梯形的上底一端,前后支撑段的上下左右四个平面均呈矩形,各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各平面均开有多个小孔;六面体前后的两个端面呈宽度相等长度不等1分别同梯形的上下两个底的长度)的两个矩形,中央各有一个相同的大圆孔;位于前后端面四周的八个周角呈钝圆角;六面体内部为空心结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规格范围如下:空心六面体壁厚2.5-3.5mm;前支撑段A,高度1为11-19mm,长度2为6-8mm,宽度3为6-11mm;后支撑段C,高度5为8-16mm,长度4为4-5mm,宽度同前支撑段A;螺纹段B,左右两个侧面呈梯形,位于梯形两底的高度分别同前后支撑段的高度1和5,梯形两腰的长度6为10-13mm,左右两侧面之间的宽度同前后支撑段的宽度3,上下螺纹面外凸的弧度7高约为2-5mm,螺纹深约1.5mm,螺纹面上圆孔8的直径为4-6mm,数目1-2个;位于六面体前后两端面中央的大圆孔9,直径4mm,端面四周的周角10加工成钝圆角;其余各面上的小孔11直径约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1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颅内负压引流装置
- 下一篇:小学自然电学实验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