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式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00216176.1 | 申请日: | 2000-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411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0-12-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庆源 |
主分类号: | B62M19/00 | 分类号: | B62M19/00;B62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桂娟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能式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特别是一种动力驱动的自行车。
于各种车辆中,以骑自行车最为方便、健康。由于自行车车体轻巧、无需加油,故驾骑极为省事,且无废气排放的污染问题,故,发明出自行车虽由来以久,但仍极为符合现代经济及环保理念的追求,当今世界各国,甚至有政府大力提倡使用,且发达为交通工具的主流的。
然而在自行车的动力传动上,仍多赖齿条带动齿轮,使与齿轮相接的车轮转动,推动车体前进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齿轮传动,无需频频踏踩即可使车前进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储能式自行车,包括车体、动力传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包括一容装一定黏度可受压储存压力能量的流体的流体储筒、压力唧筒、蓄压缸、流体涡轮,储能筒至少伸出一组可供筒外的流体构件使用的供应管及回流管;供应管依次与压力唧筒、蓄压缸、流体涡轮、回流管相接组成流体压力传送回路,流体涡轮的中心转轴与自行车车轮心相接。
其中:
供应管中,设有控制流体单向由流体储筒流向压力唧筒的第一单向阀,压力唧筒与蓄压缸间接有压力管,该压力管中设有一限制流体由压力唧筒单向流入蓄压缸第二单向阀,蓄压缸通过传送管与流体涡轮相接,该传送管中设有一控制从蓄压缸内输出长时间连续流量的高压流体到流体涡轮内的闸阀;回流管中,装设有一使流体从流体涡轮单向流回流体储筒储存的第三单向阀。
该压力唧筒的杆端套设有回位弹簧,压力唧筒的杆端末连接一施力臂长于抗力臂的倍力杆。
传送管闸阀以一引线连接至一控制闸阀开通的引动杆。
蓄压缸接出有显示流体能量消耗情况的压力量表。
具有所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设流体机械构件可储存压力能,于自行车行进中可徐徐释出而驱动车轮,无需频频踏踩才能使车前进,使骑车变得方便而有趣。
以下附图和实施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能式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储能式自行车的操作实施图。
10.....................流体储筒
11.....................供应管
11A....................第一单向阀
12.....................回流管
12A....................第三单向阀
20,30.................压力唧筒
20A....................杆端
20B,21B...............倍力杆
21.....................回位弹簧
22,63.................出口
23.....................压力管
24,41,61.............入口
40,50.................蓄压缸
40A....................引线
40B,41B...............引动杆
42.....................传送管
43.....................闸阀
44,45.................压力量表
60,70.................流体涡轮
62.....................涡轮转子
80.....................车手把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包括:一流体储筒10,两只压力唧筒20、30,两只蓄压缸40、50及两只流体涡轮60、70,将该压力唧筒20、30,该两只蓄压缸40、50及该两只流体涡轮60、70均等分成两组共同连接一流体储筒10使用,由于各组构成及作用原理均相同,兹仅举连接流体涡轮60的一组为例说明之,对另组不再重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庆源,未经黄庆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161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