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抗冲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230745.6 | 申请日: | 200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428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丁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有恒 |
主分类号: | B60R21/13 | 分类号: | B60R21/13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30022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冲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抗冲击装置,属于车辆碰撞或刹车时对人员的缓冲保护设施。
车辆行驶中,因碰撞或刹车等突然事故人体由于惯性向前倾倒或前抛,造成人体伤害严重。为此而产生的防护设施很多,例如专利96250805给出的汽车冲击安全防护装置,是在车架前后增设弹性撞击防护机构,用压缩弹簧、可调压力顶杆等达到控制挡风玻璃上方安装的安全拦网立即下落,保证车内人员不被抛出车外。专利98231433给出的汽车安全座椅是在座椅前端有传动杆连接在汽车仪表盘下,当碰撞时通过活动杆推动座椅后移而保护乘员不受挤压。上述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消弱人体因惯性向前冲的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平衡人体惯性前冲力为宗旨而设计的车辆抗冲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车辆抗冲击装置,主要包括支承框架和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由坡形翻板3、惯性车4及弹簧组成,翻板3中后端通过转轴8与支承框架铰链,前端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由限位轴9和长形限位弧孔10组成,惯性车4的后端通过接簧7连接到支承框架1的后侧,惯性车上面与翻板3之间和下面与支承框架1之间均为滚动或滑动接触,翻板3和惯性车4的相临面均是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斜面并互补放置。
上述的车辆抗冲击装置中,惯性车上面有空气弹簧12,空气弹簧12包括缸体12-1、活塞12-2、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密封圈12-3、底板12-4、缸体底部的单向阀12-5、缸盖12-6,缸体与活塞构成的下密封腔内有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起竖直方向上缓冲震动的作用。
上述的车辆抗冲击装置,翻板3和惯性车4之间的斜面均为α角,α角为7~15°,该角度由限位轴9和长形弧孔10限位。
为了适应车辆载重负荷的变化,惯性车4内可有一部分空腔,可灌入水等液体,以便增减惯性车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利用惯性车在碰撞和刹车时向前的惯性力使惯性车相对于车辆向前运动,由于翻板下面的角度,使翻板绕转轴8向上转动,即翻板的前端向上翘,人体向后仰,人体重心后移,从而平衡了前冲的惯性力。因为利用了惯性力,而惯性力是与车辆碰撞或刹车时的速度成正比的,因此车速越大,冲击越厉害,惯性车的惯性力越大,翻板上翘的角度越大,人体后仰的角度也越大,从而自动平衡不同程度的各种冲击力,竖直方向的压缩空气弹簧对各种路况的颠簸有良好的吸震效果,从而稳定可靠地保护了人体的安全。
下面对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调整一节车箱的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调节一排座椅时的实施例示意图。图中1是支撑框架,2是支撑板、3是翻板、4是惯性车、5是惯性车上面与翻板之间的滚动轴承,6是惯性车下面的滚动轴承,7是弹簧,8是转轴,9是限位轴,10是长形弧孔,11是限位块,13是惯性车附助块,在需要时用它便于调节,α是翻板和惯性车的斜面角度,β是翻板最大翻转角度。图3是空气弹簧12的结构示意图,12-1是缸体、12-2是活塞、12-3是密封圈、12-4是缸体底板、12-5是单向阀、12-6是缸盖、12-7是活塞杆上端的螺栓孔。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是用于一车箱时的实施例示意图,适应各种载重量,该实施例将惯性车分两部分,13是附助块、惯性车4中有空腔,可装水等液体,以方便减小和增加惯性车的重量。10为长型弧孔,它使翻板绕转轴8转动的角度β为6~30°。为了调节整个车板,翻板3上面设支承板2与翻板3连接在一起。限位块11是防止惯性车回返时向后位移太大,使车板前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原理是当急刹车或车辆碰撞时,惯性车因惯性力而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及相关摩擦力相对于车辆向前运动,滚动轴承沿翻板下斜面向前运动,因翻板与支撑框架铰链,支撑框架固定在车辆上,翻板不会相对于车向前运动,而是绕转轴8转动,翻板前端上翘,使座板前高后低,人体向后倾,人体重心后移,平衡了人体向前冲的惯性力。因制动或撞车前车速越高,惯性车的惯性力越大,它向前运动的距离越大,翻板翻转的角度β越大,座板向后仰的角度也越大,平衡作用越大,但由于限位孔10的限位作用,可使β调到一个最佳角度而限位。弹簧7的作用是控制惯性车的向前运动最大距离,同时储能,为复位作准备。图2是一个或一排座椅的实施例,当调整一个座椅时翻板和支承板可合一。压缩空气弹簧12的缸体一般选直径φ40~50mm,内径有8光洁度。缸体壁厚6mm,活塞杆上的螺栓孔是方便与座椅或车辆地板固定。
可见,凡是用惯性力使座板后仰的方式平衡前冲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有恒,未经丁有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30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