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IC卡公务车运行管理器无效
申请号: | 00241064.8 | 申请日: | 2000-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451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龙;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云龙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G09G3/2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c 公务 运行 管理器 | ||
1、一种IC卡公务车运行管理器,其特征是:该运行管理器有一数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有IC卡座,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显示控制器和打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卡公务车运行管理器,其特征是:数据处理器有一集成电路(D6),集成电路(D6)的1脚与集成电路(D4)的1脚连接,集成电路(D6)的2脚与打印输出插座(XS2)的8脚连接;3脚与集成电路(D4)的6脚连接;4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4)的2脚和5脚连接;9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4)的7脚、电阻(R4)连接;15脚与集成电路(D4)的3脚连接;13脚同时与光电耦合器(D3-2)的3脚、电阻(R3)连接;31脚同时与二极管(V2)的负极、二极管(V5)的负极、二极管(V7)的负极连接;16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5)的15脚、门电路(D3:C)的10脚、门电路(D3:A)的2脚、门电路(D10:A)的1脚、门电路(D3:B)的5脚、门电路(D10:D)的13脚连接;17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5)的17脚、门电路(D10:B)的4脚连接;25脚与门电路(D3:B)的4脚连接;24脚与门电路(D3:C)的9脚连接;21脚与门电路(D3:A)的1脚连接;23脚与门电路(D10:A)的2脚连接;5脚与打印输出插座(XS2)的4脚连接;6脚同时与二极管(V7)的正极、二极管(V6)的负极、IC卡座(IC:A)的7脚连接;7脚同时与二极管(V5)的正极、二极管(V4)的负极、IC卡座(IC:A)的3脚连接;8脚同时与二极管(V2)的正极、二极管(V3)的负极、IC卡座(IC:A)的6脚连接;在19脚与18脚之间跨接有晶振器(Z1);19脚、18脚分别通过电容器(C15);电容器(C16)接地;26脚与门电路(D10:D)的12脚连接;30脚与集成电路(D5)的14脚连接;11脚与显示输出插座(XS3)的4脚连接;10脚与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1脚连接;27脚与门电路(D10:B)的5脚连接;14脚与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6脚连接;22脚与集成电路(D5)的13脚连接;12脚与集成电路(D5)的19脚连接;32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12脚、集成电路(D5)的11脚、集成电路(D2)的18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8脚、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5脚连接;33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9脚、集成电路(D5)的10脚、集成电路(D2)的17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7脚连接;34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14脚、集成电路(D5)的9脚、集成电路(D2)的14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3脚连接;35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7脚、集成电路(D5)的8脚、集成电路(D2)的13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9脚、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4脚连接;36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16脚、集成电路(D5)的7脚、集成电路(D2)的8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4脚、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1脚连接;37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5脚、集成电路(D5)的6脚、集成电路(D2)的7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6脚、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3脚连接;38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18脚、集成电路(D5)的5脚、集成电路(D2)的4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5脚、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2脚连接;39脚同时与集成电路(D9)的3脚、集成电路(D5)的4脚、集成电路(D2)的3脚、显示输出插座(XS3)的2脚、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0脚连接;28脚同时与门电路(D10:C)的9脚、10脚连接;40脚与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
集成电路(D9)的19脚、1脚连接后再与门电路(D10:B)的6脚连接;20脚与正电源连接;8脚与显示输出插座(XS3)的7脚连接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8)、电容器(C18)接地;11脚与打印输出插座(XS2)的7脚连接后通过电阻(R6)接正电源;6脚通过电阻(R19)与正电源连接;13脚与集成电路(D1)的25脚连接后通过电阻(R18)接地;4脚与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3脚连接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9)、电容器(C19)接地;15脚与显示输出插座(XS3)的8脚连接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7)、电容器(C17)接地;2脚与打印输出插座(XS2)的3脚连接后通过电阻(R17)接正电源;17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6)、电容器(C14)接地同时还通过按钮开关(K1)接正电源;
集成电路(D5)的12脚接地,18脚、24脚连接后与正电源连接;
集成电路(D2)的1脚接地;11脚与门电路(D10:D)的11脚连接;19脚、16脚、15脚、12脚、9脚、6脚、5脚、2脚分别与集成电路(D1)的10脚、9脚、6脚、5脚、4脚、3脚、2脚、1脚对应连接;
集成电路(D1)的24脚与打印输出插座(XS2)的9脚连接;15脚、14脚通过扬声器插座(XS1)与扬声器(S1)连接;26脚、13脚、12脚连接后接地;27脚、23脚、16脚、28脚连接后与三极管(V9)的集电极连接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13)、电容器(C23)、电容器(C13)接地,三极管(V9)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跨接有电阻(R11);发射极与正电源连接;基极与二极管(V8)的正电源连接并通过电容器(C34)接地,二极管(V8)的负极通过电阻(R12)与门电路(D10:C)的8脚连接打印输出插座(XS2)的1脚接地;2脚与门电路(D3:B)的6脚连接;5脚、6脚连接后接正电源,显示输出插座(XS3)的1脚与20脚连接后接地;9脚、12脚均与正电源连接;
IC卡座(IC:A)的1脚同时与二极管(V3)的正极、二极管(V4)的正极、二极管(V6)的正极连接同时接地;8脚与三极管(V10)的集电极连接并通过电容器(C1)接地,三极管(V10)的发射极接正电源,三极管(V10)的基极通过电阻(R2)与IC卡座(IC:A)的10脚连接,IC卡座(IC:A)的9脚通过电阻(R10)接正电源,在IC卡座内9脚、10脚上连接有常闭接点;
车载电源的正极通过保险丝(RX1)、插座与二极管(V1)的正极连接,车载电源的负极搭铁并通过插座同时与电容器(C4)的负极、电容器(C5)的一端、电感器(T1)的1脚、电容器(C6)的一端、电容器(C8)的一端连接,二极管(V1)的负极同时与电容器(C4)的正极、电容器(C5)的另一端、电感器(T1)的3脚连接,电感器(T1)的2脚与电感器(T2)的1脚连接后同时再与电容器(C6)的一端、电容器(C7)的一端连接,电感器(T2)的2脚同时与电容器(C9)的一端、电容器(C10)的正极、稳压集成电路(XS0)的3脚连接,电感器(T1)的4脚与电感器(T2)的3脚连接后再与电容器(C7)的另一端、电容器(C8)的另一端连接,电感器(T2)的4脚同时与电容器(C10)的负极、电容器(C9)的另一端、稳压集成电路(XS0)的2脚连接,稳压集成电路(XS0)的1脚同时与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器(C12)的正极连接并接正电源,电容器(C12)的负极接地,光电耦合器(D3-2)的4脚接地;1脚通过电阻(R1)与传感器插座的3脚连接并与车载电源的正极连接;2脚与传感器插座的1脚连接并通过电容器(C2)接地,传感器插座的2脚接地,传感器插头的3脚、2脚、1脚分别与传感器的1脚、2脚、3脚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云龙,未经王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10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推车上的汽车座托架
- 下一篇:带有中空管状体的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