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板车前叉减震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0247181.7 | 申请日: | 2000-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417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雄杰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车前 减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滑板车前叉减震机构。
现有技术中的滑板车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把手架110底端连接一前叉120,该前叉120枢设前轮30-1,再于前叉上方连接一车体140,该车体尾端设一后轮支架150,该后轮架枢设后轮30-2,从而构成一完整的滑板车。使用时,是以两手握于把手架110的两把手、并以一脚踩踏于车体140上面,再以另一脚用力蹬地面,进而使滑板车体140带着骑乘者向前滑行,而达到运动的目的。然而就如此所述的滑板车而言,并未设有任何较实际及较佳的减震机构,因而给使用者造成了滑板车使用上的不适感,且滑板车也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减震效果的滑板车前叉减震机构,从而使使用者避免因把手及车体震动而带来的不适感及滑板车过早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地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竖杆、前轮、内具螺纹通孔的圆柱体、弹性元件及对锁螺栓等,所述竖杆尾端与一环形压片固定相接,前轮两侧各枢设有一前叉钩脚,所述两内具螺纹通孔的圆柱体上端固定连接于环形压片两侧、下端滑插连接于两前叉钩脚,环形压片与前叉钩脚之间设有减震弹性元件;所述前叉钩脚内孔中设有润滑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避震效果良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技术中无避震效果的滑板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弹簧伸张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弹簧压缩状态)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竖杆10、前轮30、内具螺纹通孔的圆柱体50、弹性元件70及对锁螺栓404等,所述竖杆10尾端与一环形压片20固定相接,环形压片20中心设有一通孔201、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台阶通孔202、203,竖杆10尾端是插入该环形压片20中心通孔201固定相接的;前轮30两侧各枢设有一前叉钩脚40,前叉钩脚40上部内、外均呈台阶401状,底部设有一向内凸起的横穿耳孔403,对锁螺栓404顺序穿过前叉钩脚40的横穿耳孔403、前轮30的轴承301、另一横穿耳孔403配合锁紧。为避免摩擦过大及圆柱体50与前叉钩脚40脱离,前叉钩脚40内孔中设有润滑套402镶嵌于其内壁。圆柱体50上端插设于台阶孔202内,下端插设于前叉钩脚40内孔中的润滑套402内,并且上与环形压片20螺纹连接、下与前叉钩脚40也是螺纹连接。两内具螺纹通孔的圆柱体50上端插入固定于环形压片20两侧台阶孔202、203内,下端滑插连接于两前叉钩脚40的台阶孔401及台阶式套孔402内,上下均以一组螺栓60将环形压片20及前叉钩脚40通过该圆柱体50连接,且该圆柱体50尾端在前叉钩脚40的内孔中处于上下活动状态。环形压片20与前叉钩脚40之间所设的圆柱体50插套于减震压缩螺旋弹簧70中。环形压片20的车把前端设有一通孔,可以设置背带。
本实用新型当滑板车轮行经颠簸路段时,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其前轮、前叉钩脚及对锁螺栓整体上移,而圆柱体50则相对向下运动,以此达到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信隆车料(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471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合式野餐桌椅之改良
- 下一篇:互辅式节能环保型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