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警示作用的雨伞无效
申请号: | 00268338.5 | 申请日: | 200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55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宏 |
主分类号: | A45B3/00 | 分类号: | A4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警示 作用 雨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具中的雨伞,尤指一种能发出警示信号,以避免发生事故的具警示作用的雨伞。
在自然生态中,雨水可为人们灌溉农作物使其丰收,也可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饮、用水,所以雨水对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下雨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如雨天出门总会弄得一身湿,外出极为不便,所以,人们发明了可穿在身上的雨衣及可手撑的雨具等,其中因雨伞便于携带、易于存放,为大多数人所喜欢,故家家都备有数把雨伞。
但是,现有雨伞大都强调花色、小巧易存放或防紫外线的功能,而忽略了雨伞应具有的安全性,因为在雨夜路行时,行人的速度总比平常快,光线却更暗,此时使用一般雨伞,即易遮住行人的视线,又无任何警示信号,此时驾驶员也易于因雨而分心,更难以察觉前方的行人,故经常会由此引发车祸,造成对人身的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当使用者在雨夜的路行中,雨伞能发出警示信号,达到警示驾驶员和行人,以避免发生车祸的具警示作用的雨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警示作用的雨伞,主要包括:中空杆、警示件、护罩及手柄组成,其特征在于:中空杆的一端设有具发光作用的警示件,该警示件可为设在中空杆顶端的、外带护罩的警示灯及设在伞布外表面上的反光物,另一端设有可与警示件导通的、内装导电元件的控制器及与控制器螺接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上述警示灯可为发光的二极管或闪光灯固装在壳体内,壳体下端设有外螺纹固接在中空杆顶端,也可作为中空杆的端头与中空杆为一体;上述伞布外表面上设有的反光物是:涂在其上间隔数圈的或径向间隔的反光漆,也可是粘缝在上的其他能反光的物质;上述导电元件可为设在控制器内的电池座,内壁装有带导电弹片的开关或触点开关,按钮露在中空杆外;上述可与警示件导通的是置于中空杆内的两根导线与上述带导电弹片的开关、电池座串接;上述手柄是弯折状或圆柱状的柱体,一端设有外螺纹,其上端固有一电池座;上述护罩可为透明中空的圆柱体或圆球体或多棱体。
现通过以下实施例及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伞顶部分的分解示意图。
参见图1-4、一种具警示作用的雨伞,主要包括:中空杆1、警示灯2、护罩3及手柄4组成;中空杆1顶端的适当处铰接着适量均布的折叠式架杆11,其上蒙有伞布12,中空杆1的下端设有具内螺纹144的控制器14,伞布12外表面上涂有沿圆周间隔数圈的或径向间隔的反光漆13,也可是粘缝在上的其他能反光的物质。
警示灯2可为发光的二极管或闪光灯22固装在壳体21内,壳体21下端设有外螺纹25固接在中空杆1顶端,也可作为中空杆1的端头与中空杆1为一体。发光二极管或闪光灯22的两根导线2 3插在中空杆1内。
护罩3是透明中空圆柱体或圆球体或多棱体,下端设有内螺纹31与壳体21上的外螺纹25或中空杆1端头的外螺纹25螺接,并罩于其外。
手柄4是弯折状或圆柱状的柱体,一端设有外螺纹41,其上端固有一电池座42。
螺接在中空杆1与手柄4之间的控制器14,上端有内螺纹和另一电池座143,下端有内螺纹144,其内壁装有带导电弹片142的开关141或触点开关,其按钮露在中空杆1外,开关141、电池座143与置于中空杆1内的两根导线23串接。
使用时,首先拧下手柄4,装入两节电池5,再拧上手柄4,使手柄4上的外螺纹41与控制器14的内螺纹144相螺合,其上端的电池座42抵顶在电池5的负极,电池5的正极抵顶在控制器14的电池座143上,然后打开伞推上开关141的按忸,接通电源,护罩3内的发光体22会不间断地发出闪光,同时伞布12上的反光物13因灯光会显映出亮色,两者都能引起驾驶员的警觉,从而可避免不应发生的车祸。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普通雨伞的特点外,还能不间断地发出警示信号,引起驾驶员的警觉,故可避免发生车祸,造成对人员的伤害,此点重要性在雨夜路行时更为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宏,未经陈志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2683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