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吸收图案覆膜制品的制造方法和光吸收图案覆膜制品无效
申请号: | 00802374.3 | 申请日: | 2000-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河津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C17/25 | 分类号: | C03C17/25;C04B41/87;G02B5/22;B32B17/10;C09D1/00;C09D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吸收 图案 制品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覆膜制品,特别是适用于汽车等车辆用、建筑物的窗户用材和镜子、光学玻璃制品、陶瓷制品、光学部件和杂货等的玻璃等的光吸收覆膜制品的制造方法。
作为通常的用金制造微粒分散玻璃的方法有:通过在玻璃表面上涂覆金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烧结,无机盐中的金浸透到玻璃基板内,使玻璃发生胶体变色的离子交换法。另外,还有使金的盐溶解于硅醇盐溶液中,将其涂覆在基材上并进行热处理,由此形成含有金微粒并通过金微粒的表面等离子体着色的氧化硅覆膜的方法。
特别是,通过金微粒的表面等离子体着色的玻璃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光性,一直以来作为着色玻璃和滤光玻璃使用。通常,通过金微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吸收产生的显色与包围金微粒的介质的折射率有关是已知的,例如,在含有金微粒的氧化硅-氧化钛系的膜中,在氧化钛含量高并具有高折射率的膜中发蓝色,而在氧化硅含量高并具有低折射率的膜中发红色,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还知道在涂覆含有硅醇盐、氧化钛原料和金盐的溶液后,在烧结膜之前,通过照射紫外线,显示的颜色发生变化,可见透过光的主波长发生变化(例如,特开平6-191896)。
这种将金微粒分散在玻璃中或者在涂覆膜中分散金微粒制成的玻璃作为装饰玻璃一直在使用。但是,由于这样得到的玻璃的颜色决定于包围金微粒的介质的折射率和微粒的大小和形状,通常是单色的。因此,在同一基板上想得到各种色调时,需要通过苯胺涂覆和丝网印刷等分别涂覆各种颜色。为了防止在其上膜彼此重叠,需要高精度的图案形成位置控制技术,并且需要开发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液体组分,即使从成本方面考虑也有许多缺点。
进而,采用金微粒得到的色调会因介质的折射率和烧结成膜之前有无紫外线照射而发生变化,介质的折射率增大,膜的反射率也增大。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例如汽车用玻璃板和建筑用等的玻璃板在外观上要求可见光的反射率低,在改变膜的折射率以实现各种透过色调的情况下,有时膜的可见光反射率高就成了缺点。
本发明者们基于上述问题,以提供在保持低可见光反射率的同时,在一个光吸收覆膜制品中,或者在每批或不同批次的光吸收覆膜制品之间,具有各种透过色调或者各种透过光分光分布的光吸收覆膜制品为目的,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在基材表面上涂覆含有氧化硅原料、含氧化钛微粒的氧化钛原料和含金微粒的光吸收覆膜液,在上述涂覆膜上配置光掩模,对上述涂覆膜照射紫外光,然后,加热上述涂覆膜,制造具有与上述光掩模的图案对应的透过光分光分布的光吸收图案覆膜制品的方法。
下面说明组成本发明的光吸收覆膜液的各组分。
氧化硅作为在膜中固定金微粒的基体材料是必须的,并进一步具有作为抑制膜的可见光反射率的低折射率材料的重要作用。作为氧化硅原料,可采用可水解、缩合的硅化合物。在光吸收覆膜液的固体部分中,如果氧化硅原料的含量太少,膜的可见光反射率就会过高。因此,光吸收覆膜液中的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成分总量中的氧化硅含量换算成SiO2优选为45~93重量%,更优选55~90重量%。
在本发明中,作为形成膜的氧化硅原料,可采用通过溶胶凝胶法可形成更透明更坚固的膜并且稳定性也优良的原料,即采用可水解缩聚的其它硅化合物,以下具体描述。
作为氧化硅原料的有机硅化合物,硅的醇盐是合适的,例如,可举出四甲氧基硅烷、四乙氧基硅烷,四丙氧基硅烷、四丁氧基硅烷等四烷氧基硅烷。也可以采用它们的缩合物(n≥2,其中n表示缩合度),或者缩合物的混合物。例如,缩合物可使用六乙氧基二硅氧烷(n=2)、八乙氧基三硅氧烷(n=3)、十乙氧基四硅氧烷(n=4)、乙氧基聚硅氧烷(n≥5)等。使用由单体(n=1)和缩合物(n≥2)的混合物制成的“Ethyl Silicate 40”(商品名、Colcot公司制)(组成为J.Cihlar的文献,Colloids andSurfaces A:Physicochem.Eng.Aspects 70(1993年)253页到268页中记载的,以重量百分数计,单体(n=1)为12.8重量%,二聚体(n=2)为10.2重量%,三聚体(n=3)为12.0重量%,四聚体(n=4)为7.0重量%,多聚体(n≥5)为56.2重量%,乙醇为1.8重量%)等是合适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23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