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及其DNA无效
申请号: | 00803988.7 | 申请日: | 200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41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渡辺卓也;寺尾宁子;新谷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K14/705 | 分类号: | C07K14/705;C12N15/12;C12N5/10;C12P21/02;C07K16/28;C12P21/08;A61K39/395;G01N33/50;C12Q1/00;C07K14/46;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巫肖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蛋白 偶联型 受体 及其 dna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来自人(海马)的一种新型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或其盐以及编码它们的DNA等。
发明背景
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等通过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蛋白调节着生物机体的功能。很多这类受体蛋白通过活化它们所偶联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以下简称为G蛋白)而介导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它们具有共同结构,即7个跨膜区,因此将其总称为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或7跨膜型受体蛋白(7TMR)。
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存在于机体每一功能性细胞和器官的细胞表面,它们作为调节这些细胞或器官功能的分子诸如激素、神经递质、生理活性物质等分子的重要靶。这些受体蛋白通过结合生理活性物质而介导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并由这些信号引发各种反应如细胞的激活或抑制。
弄清那些调节各种细胞和器官之复杂功能的物质与它们的特异性受体蛋白(尤其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之间的关系,将阐明体内各种细胞和器官的功能机制,并因此提供一种用于开发与这些功能密切相关之药物的非常重要的方法。
如,在机体的各种器官中,生理功能均通过多种激素、激素样物质、神经递质或生理活性物质控制。尤其是,机体内各个部位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其相应受体蛋白调节其生理功能。体内还有很多未知激素,神经递质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关于这些物质的受体蛋白的构造至今只有少数的报导。即使是已知的受体蛋白至今也不清楚其是否存在亚型。
药物开发中,弄清调节体内复杂功能的物质与其特异性受体蛋白之间的关系也十分重要。为了在药物开放中更有效地筛选受体蛋白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必须阐明体内表达的受体蛋白基因的功能,并在适当的表达系统中表达这些基因。
近年来,cDNA序列的随机分析已成为体内表达的基因的常用分析方法。如此获得的cDNA片段的序列已注册并作为表达序列标签(EST)公开在数据库中。但大多数EST仅含有序列信息,很难推测其功能。
可以抑制G蛋白偶联型受体与生理活性物质(即配体)结合的物质,以及能结合并诱导出与该生理活性物质(即配体)所诱导信号传导相似的信号传导的物质,均已作为这些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或激动剂用于调节生物功能。因此,找到一种不仅对体内生理表达十分重要,而且可作为药物开发之目标的新型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并克隆这些基因(例如cDNA),对于寻找该新型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的特异性配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并非所有的G蛋白偶联型受体都已经被发现,即使到现在,仍然有许多未知的G蛋白偶联型受体,其中那些相应配体未明的受体被称为孤儿受体。因而,亟需发现一种新型G蛋白偶联型受体蛋白,并阐明其功能。
G蛋白偶联型受体可用于根据所述信号传导活性寻找新型生理活性物质(即配体),还可用于寻找该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即使未发现任何生理活性配体,也可以通过受体灭活试验(基因敲除动物)分析该受体的生理活性以制备其激动剂和拮抗剂。该受体的配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可作为与G蛋白偶联型受体之功能紊乱相关的疾病的预防/治疗性药物及诊断药物。
因G蛋白偶联型受体的基因异常引发该受体功能低下或亢进常导致某些疾病。这种情况下,所述G蛋白偶联型受体不仅可用于该受体的拮抗剂或激动剂给药,还可通过将该受体基因,或该受体基因的反义核酸转入机体(或特定器官)内而实现基因治疗。在所述基因治疗中,所述受体碱基序列的信息对于研究该基因的缺失或突变是必不可少的。该受体基因还可作为与该受体失调相关的疾病的预防/治疗性药物及诊断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3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