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无效
申请号: | 00806770.8 | 申请日: | 200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348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8 |
发明(设计)人: | 森淳;山诚二郎;浜本哲和;高尾直;胁仁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德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31/216 | 分类号: | A61K31/216;A61K47/32;A61K9/70;A61P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丁宁 吸收 制剂 | ||
1.一种透皮吸收制剂,含有羟丁宁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N-乙烯基乙酰胺共聚物作为基质组分,该共聚物含有N-乙烯基乙酰胺和具有COOM基团的可聚合单体作为主要组分,其中M是氢原子、碱金属或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含有基质组分,该基质组分包括N-乙烯基乙酰胺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N-乙烯基乙酰胺和具有COOM基团的可聚合的单体作为主要成分,其中M是氢原子、碱金属或铵,该基质还含有交联剂、二元醇或多元醇和稳定剂,并且该制剂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羟丁宁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二元醇或多元醇是选自下列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聚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和丙三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稳定剂是pH调节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含有2%-50%重量的N-乙烯基乙酰胺共聚物、0.01%-20%重量的交联剂、10%-90%重量的二元醇或多元醇、0.01%-10%重量的稳定剂作为基质组分,0.01%-30%重量份的羟丁宁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所述的基质组分还包括一种皮肤吸收促进剂或溶剂,或二者兼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所述皮肤吸收促进剂是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丙二醇、克罗他米通、N-甲基-2-吡咯烷酮、1-薄荷醇、乳酸酯及脂肪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含有2%-50%重量的N-乙烯基乙酰胺共聚物、0.01%-20%重量的交联剂、10%-90%重量的二元醇或多元醇、0.5%-20%重量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或溶剂,0.01%-10%重量的稳定剂作为基质组分,以及0.01%-30%重量份的羟丁宁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含有基质组分,该基质含有N-乙烯基乙酰胺共聚物,所述共聚物含有N-乙烯基乙酰胺和具有COOM基团的可聚合单体作为主要组分,其中M可以是氢原子、碱金属或铵,该基质还含有交联剂、二元醇或多元醇、水、水溶性聚合物以及稳定剂,并且该制剂含有作为活性成分的羟丁宁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二元醇或多元醇是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聚乙二醇、丙二醇、1,3-丁二醇以及丙三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水性聚合物是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聚丙烯酸、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淀粉和丙烯酸酯共聚物以及其乳剂。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稳定剂是pH调节剂。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制剂的pH范围是4.5-5.1。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基质组分还包含一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和/或除水之外的溶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透皮吸收促进剂是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乳酸鲸蜡酯、油醇、克罗他米通、异丙醇、N-甲基-2-吡咯烷酮或EDTA。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透皮吸收促进剂是油醇。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所述制剂含有2%-50%重量的N-乙烯基乙酰胺共聚物、0.01%-20%重量的交联剂、10%-90%重量的二元醇或多元醇、0.5%-20%重量的透皮吸收促进剂和/或除水之外的溶剂、5%-90%重量的水、3%-70%重量的水性聚合物、0.01%-10%重量的稳定剂作为基质组分,0.01%-30%重量的羟丁宁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活性成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9所述的含有羟丁宁的透皮吸收制剂,其中剂型为医用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德化学株式会社,未经立德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67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膜形成方法以及叶片式压缩机用叶片
- 下一篇:无色散光学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