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3-丙二醇脱氢酶突变体有效
申请号: | 00807743.6 | 申请日: | 200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52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D·E·特林伯;G·M·威蒂德;O·V·塞里弗诺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克克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9/04;C12N1/20;C12N1/21;C12P7/18;//;C12R118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伟杰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二醇 脱氢酶 突变体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3-丙二醇脱氢酶突变体,其对于1,3-丙二醇的米氏常数有所改变。本发明提供了1,3-丙二醇脱氢酶突变体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本发明同时提供了1,3-丙二醇脱氢酶突变体的表达载体和宿主细胞。
发明背景
1,3-丙二醇是在聚酯纤维、聚氨基甲酸酯和环状化合物生产中有潜在用途的单体分子。1997年11月11日授予的美国专利号5,686,276和WO 98/21341已经公布了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由葡萄糖生产1,3-丙二醇的过程中一个有代表性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葡萄糖在糖分解途径中的酶的作用下,经一系列步骤被转化成二羟基丙酮磷酸(DHAP)和3-磷酸甘油醛(3-PG)。接着,DHAP水解成二羟基丙酮(DHA)然后还原成甘油,或者DHAP被还原成3-磷酸甘油(G3P)然后水解形成甘油。水解反应可以由已知对底物特异或非特异的多种细胞磷酸酶催化,或者这种活性可以通过重组导入宿主。还原反应步骤被以NAD+(NADP+)为辅酶的宿主酶催化,或者这种活性可以通过重组导入宿主。已经知道dha调节子含有甘油脱氢酶(E.C.1.1.1.6),能够催化可逆反应3。甘油3-HP+H2O (反应1)3-HP+NADH+H+1,3-丙二醇+NAD+ (反应2)甘油+NAD+DHA+NADH+H+ (反应3)
如上所示,甘油先被转化成中间体3-羟基丙醛(3-HP),然后被转化成1,3-丙二醇。中间体3-HP是甘油在宿主编码的或重组到宿主细胞的脱水酶的作用下产生的(反应1)。这个脱水酶可以是甘油脱水酶(E.C.4.2.1.30)、二醇脱水酶(E.C.4.2.1.28)或者其他能够催化这个反应的任何酶。甘油脱水酶是由dha调节子编码的。1,3-丙二醇是由3-HP,在以NAD+(NADP+)为辅酶的宿主酶或者被重组到宿主中的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反应2)。生成1,3-丙二醇的最后反应可以被1,3-丙二醇脱氢酶(E.C.1.1.1.202)或者其他醇脱氢酶催化。
在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和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中,编码甘油脱水酶(dhaB)、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dhaT)、甘油脱氢酶(dhaD)和二羟基丙酮激酶(dhaK)功能性相关活性的基因都存在于dha调节子中。柠檬酸杆菌和克雷伯氏菌的dha调节子已经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中进行了表达,并显示可以把甘油转化成1,3-丙二醇。
一种1,3-丙二醇脱氢酶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已经在现有技术中被公布,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GenBank U30903号(Williard,1994,“肺炎克雷伯氏菌1,3-丙二醇途径的研究:甘油脱水酶和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性质和表达”,化学工程学论点(Thesis ChemicalEngineering),威斯康星大学曼狄逊);弗氏柠檬酸杆菌GenBankU09771号(Daniel等,1995,从弗氏柠檬酸杆菌中纯化1,3-丙二醇脱氢酶:克隆、测序和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关基因,细菌学杂志(J.Bacteriol.),177:2151-2156):巴氏梭菌(Clostridiumpasteurianum)GenBank AF006034号(Luers等,1997,巴氏梭菌把甘油转化成1,3-丙二醇:克隆和表达编码1,3-丙二醇脱氢酶的基因,FEMS Microbiol Lett.154:337-345)。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从能够在至少105克/升1,3-丙二醇存在下生长的蟑螂埃希氏菌(E.blattae)衍生物中(这一浓度对野生型蟑螂埃希氏菌是致死的)分离得到的突变形式1,3-丙二醇脱氢酶(PDD)。因此,本发明部分基于发现PDD突变形式与蟑螂埃希氏菌突变体能够耐受高毒性浓度1,3-丙二醇相关。本发明也部分基于发现这个突变PDD对1,3-丙二醇和NAD的米氏常数有所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克克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金克克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07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