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源自微生物的转谷氨酰胺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0814437.0 | 申请日: | 200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口精一;百濑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味之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9/10;C12N15/54;//;C12R146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雯,姜建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自 微生物 谷氨酰胺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链霉菌属细菌,其特征在于,该细菌导入了含有源自放线菌的转谷氨酰胺酶基因序列以及调控该转谷氨酰胺酶基因表达的启动子序列的基因构建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霉菌属细菌,其中,放线菌是肉桂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cinnamoneum)。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链霉菌属细菌,其中,该细菌是浅青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
4.一种转谷氨酰胺酶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 1~3任一项所述的链霉菌属细菌,使源自放线菌的转谷氨酰胺酶原分泌到培养基中。
5.一种成熟型转谷氨酰胺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链霉菌属细菌,使源自放线菌的转谷氨酰胺酶原分泌到培养基中,然后由源自上述链霉菌属细菌的蛋白酶切去上述转谷氨酰胺酶原的前体结构部分,并回收源自放线菌的成熟型转谷氨酰胺酶。
6.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转谷氨酰胺酶原具有序列号2的第33位甘氨酸残基到第416位脯氨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成熟型转谷氨酰胺酶具有序列号2的第87位丝氨酸残基到第416位脯氨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味之素株式会社,未经味之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4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治理沙漠的方法
- 下一篇:肝复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