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心房附件口的阻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0816176.3 | 申请日: | 200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伯特·A·范塔塞尔;罗伯特·G·豪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特里泰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1 | 分类号: | A61F2/01;A61B17/00;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必青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房 附件 阻挡 装置 | ||
1.一种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它包括:用一个隔膜阻挡一个心房附件口,防止血液进入心房附件而在其中形成血栓,并且防止在其中形成的血栓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插脚从隔膜穿过附件口延伸进心房附件,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延伸进心房附件的插脚刺穿心房附件壁,使隔膜固定就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球形件固定在插脚的端部上,以防刺伤心房附件内部而导致栓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通过呈一个圆固定在隔膜上的插脚将隔膜对中定位在附件口上,因此,插脚使隔膜定位在附件口上而在附件口和隔膜之间不留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一个移植片固定物延伸在隔膜和插脚之间,与心房附件口相接合,以便将隔膜固定在附件口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延伸进心房附件的插脚刺穿心房附件壁,使隔膜固定就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移植片固定物的插脚穿过心房附件口延伸进心房附件,使隔膜恰好抵住心房附件口,从而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一个锚固件延伸进或穿过心房附件壁,在心房附件和隔膜之间固定一根系绳,使隔膜恰好抵住心房附件口,从而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用一根弹性系绳将隔膜密封在心房附件口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一个锚固件插入心房附件壁,在锚固件和心房附件之间固定一个弹簧,使隔膜抵住心房附件口,从而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用一个同隔膜相连接的螺旋弹簧恰好填充心房附件,将隔膜密封在心房附件口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将隔膜粘接在心房附件口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一个盘形件延伸穿过心房附件壁,在心房附件和隔膜之间固定一根系绳,使隔膜恰好抵住心房附件口,从而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用一根弹性系绳,使隔膜恰好抵住心房附件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一个盘形件延伸穿过心房附件壁,在心房附件和隔膜之间固定一个弹簧,使隔膜恰好抵住心房附件口,从而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真空装置排空心房附件,从中去除血栓,并且压缩心房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一种隔膜材料填充心房附件,阻挡心房附件口。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房附件血栓进入血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使一个伞柱上的伞撑在处于闭合位置时延伸进心房附件,在心房附件中打开这些伞撑,这样,伞撑与心房附件壁相接合而不能从附件口抽出,然后使隔膜在伞柱上移动,在附件口对面固定就位,将附件口壁保持在隔膜和伞撑之间,从而将隔膜固定在心房附件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特里泰克公司,未经阿特里泰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08161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