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肽血红素及其制做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00011.2 申请日: 2001-01-02
公开(公告)号: CN1362525A 公开(公告)日: 2002-08-07
发明(设计)人: 蒋佃水 申请(专利权)人: 蒋佃水
主分类号: C12P21/02 分类号: C12P2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中***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红素 及其 制做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补铁剂,特别是一种小肽血红素。

铁在成人体内约含4-5克,仅占体重的万分之一,比例极低,但其作用却非常重要。铁是机体生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含铁酶类的基础原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参与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酶等组织呼吸酶的组成部分。膳食中若长期缺铁或铁吸收障碍,则可引起缺铁性贫血(IDA),影响红细胞的代谢,降低人体免疫功能,并对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铁代谢的重要性已远远超过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范围。

缺铁性贫血是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营养缺乏病。目前世界上的各种口服铁剂多达近百种,如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柠檬酸亚铁等。治疗IDA,国内外多采用铁剂疗法,尽管这些产品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如下问题:(1)生物利用率低:如流行了200多年的硫酸亚铁,就难以被人体吸收,吸收率约为1.6%,其他无机态的铁剂和有机态的铁剂,吸收率也在3%-5%之间。(2)副作用大:这些铁剂产品,均破坏人体金属离子的平衡,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为了减轻胃肠道不适的副作用,要求饭后服用,此时膳食中的磷酸、植酸因抑制铁吸收,而使其吸收率更为下降。(3)口感差,不易坚持:这些产品常有一定的铁锈味,口感不好,加之治疗IDA常需长达数月(2-6个月)的疗程,更难以坚持。

补铁剂存在的上述问题,也正是长期以来,IDA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主要原因。

补铁剂有三种态型:即无机态,如硫酸亚铁;有机态,如葡萄糖酸亚铁;生物态,如血红素铁。就三种态型的铁剂对人体的益处而言,其顺序为:生物态铁>有机态铁>无机态铁。

科学家对铁剂的吸收试验证实,血红素铁在小肠内的吸收率可从23-27%,而非血红素铁(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品中所含的铁)的吸收率仅为3-6%。研究表明,二价状态的铁较三价状态的铁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有机态铁比无机态铁对肠胃刺激性小,且易于吸收,血红素铁较非血红素铁易于吸收。

可见,二价状态的血红素铁是最易被人体吸收的生物态铁剂,是生物态铁剂的最佳利用态,其生物利用率最高。

但二价状态的血红素铁极不稳定,在光照或氧化剂存在下迅速被氧化,从亚铁原卟啉(血红素)变成高铁原卟啉(高铁血红素),分子量从616(血红素)变成633(高铁血红素,亦叫正铁血红素、羟基血红素、羟高铁血红素),用冰醋酸或丙酮等传统化学方法从动物血中提取的血红素,一般为氯高铁血红素。

食用血豆腐或血粉,其中虽含有丰富二价状态的血红素铁,但其生物利用率亦受到较大限制,这是因为血红蛋白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由此可知,要获得既易消化吸收又不被氧化的亚铁卟啉(血红素),尚有待于创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肽血红素及其制做方法,所述小肽血红素是一种既易消化吸收又不会被氧化的亚铁卟啉(血红素),是一种适合人体补铁用的生物补铁剂。

本发明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小肽血红素及其制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小肽血红素的化学式中血红素团中的铁原子与组氨酸残基的咪唑支链上的氮原子相联。血红蛋白的分子量为6万,所述小肽血红素的分子量为3000-5000。所述小肽血红素的制做方法包括以下步序:

(1)采血:在屠宰车间,用管式真空采血刀迅速收集动物血液于收集袋或容器(搪瓷、无毒塑料、不锈钢等容器)中,真空采血具有卫生、安全、无污染的特点,不仅能充分利用血液资源,使采集成功率大为提高,而且可避免血液污染环境,节省污水处理开支及环保排污罚款;

(2)抗凝:采血前将5%的柠檬酸三钠溶液按采血量的8%加入到血液收集袋或容器中,以100r/m搅拌3分钟;

(3)静置分离:搅拌混匀后,静置90分钟,用虹吸法将上层显浅红色的血浆(较稀)与下层深红色的血细胞(较浓)分离;

(4)离心分离:将静置分离出的血细胞液,在5000r/m的离心机中离心10分钟,去除上层血浆,进一步浓缩了红细胞;

(5)溶血:将经离心浓缩的红细胞放入-18℃的冷库中冷冻3-5小时,取出,将冷冻的血细胞在55℃-58℃的温水浴中溶血,反复两次,可使红细胞在无菌条件下溶血,而又不会稀释血红蛋白;

(6)超滤:将溶血液通过孔径适宜的中空纤维膜过滤器,去除膜组分基质蛋白,得到较纯的血红蛋白液;

(7)酶解:用复合蛋白酶分步逐级控制酶解,得小肽血红素,采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分步控制酶解,前者的工艺参数PH5.5-6.5,温度43-48℃,时间4-5小时,后者为PH5-5.5,温度45-55℃,时间3-4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佃水,未经蒋佃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00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