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7236.9 | 申请日: | 2001-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泉;于作龙;李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48 | 分类号: | H01M4/48;H01M4/04;C01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 蓄电池 正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一种含锂的化合物与一种含锰的化合物、一种含铊的化合物、一种含铝的化合物和一种含铬或镍或钴的化合物以湿化学法混合和分散,然后经过105℃~125℃恒温干燥2~12h,再研磨成细粉,并在空气中650℃~850℃焙烧6~24h,随炉自然冷却,即得到流动性极好的黑色粉体材料。该材料呈尖晶石结构,用作二次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和高温稳定性好等特点。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所得黑色粉体材料的组成为LixMn2-y-z-δTlyAlzMδO4,其中0<x≤2,0≤y≤1,0≤z≤1,0≤δ≤1,0<y+z+δ≤1,M为Cr或Ni或Co。
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锂的化合物在氢氧化锂、硝酸锂、碳酸锂、醋酸锂和草酸锂中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锰的化合物在碳酸锰、醋酸锰、硝酸锰、草酸锰和二氧化锰(包括化学二氧化锰和电解二氧化锰)中选择。
5.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铊的化合物在碳酸铊、硝酸铊、硝酸亚铊、氧化铊和卤化铊中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铝的化合物在硝酸铝、醋酸铝、卤化铝和碱式碳酸铝中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铬的化合物在硝酸铬、氢氧化铬、氧化铬和碱式碳酸铬中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钴的化合物在钴的硝酸盐、醋酸盐和草酸盐选择。
9.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含镍的化合物在镍的硝酸盐、醋酸盐和草酸盐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2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