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1107435.3 | 申请日: | 200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64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岭;姚冬生;周天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238 | 分类号: | A23L1/238;A23L3/3571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阎永昌 |
地址: | 51063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酿造 调味品 原料 中黄 曲霉 毒素 脱毒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
现有技术中未有针对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脱毒的方法。可通过防治酿造调味品原料污染霉菌来减少其中的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有:(1)挑选霉粒法,该法是将霉变的谷物从原料中挑除。(2)紫外线照射法,该法用紫外线对原料进行照射以分解其中的黄曲霉毒素。现有的方法效果差,效率低和需要增加防毒害的安全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温和、无毒安全的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酿造调味品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脱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菌株发酵后机械破碎或者发酵后直接与酿造调味品原料混合,或者用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与酿造调味品原料混合,温度为25~70℃,湿度为20%~80%,pH为6.0~8.5的条件下充分混合5~120分钟。
——所述的菌珠是指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或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所述的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是指黄曲霉毒素解毒酶B1。
——所述的酿造调味品原料可以是豆类、稻米、高粱、小麦、种子饼粕、麦糠饼和豆饼。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含毒的谷物饲料原料1公斤,加入能降解黄曲霉毒素的菌株发酵物50g,在温度为35℃,湿度为60%,pH7.0条件下充分混合50分钟即可降解饲料原料中的黄曲霉毒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