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直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01111691.9 | 申请日: | 200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314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博文;小山内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傅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 晶体管 | ||
1.一种垂直MOS晶体管,它包括:
属于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基片;
在所述半导体基片上面生成的属于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外延生长层;
在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上面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外延生长层;
这样形成的沟槽:它穿透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和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到达所述半导体基片内部;
沿着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表面和所述沟槽壁表面生成的栅极氧化膜;
注入所述沟槽从而被所述栅极氧化膜包围的栅极;
在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表面和离开所述栅极一段所需距离的区域内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漏层;
与所述栅极连接的栅电极;
与所述漏层连接的漏电极;和
与半导体基片连接的源电极。
2.权利要求1的垂直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属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本体区,所述本体区是这样形成的:它穿透离开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的所述漏层的区域而到达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的内部。
3.权利要求1的垂直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和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之间的接触部分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本体区;以及在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内部这样生长第二本体区、使之和所述第一本体区接触。
4.一种垂直MOS晶体管,它包括:
属于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基片;
在所述半导体基片上面生成的属于第二导电类型的外延生长层;
这样生成的沟道:它穿透所述外延生长层而到达所述半导体基片内部;
沿着所述外延生长层表面和所述沟槽壁表面生成的栅极氧化膜;
注入所述沟槽从而被所述栅极氧化膜包围的栅极;
在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表面和离开所述栅极所需距离的区域内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扩散层;
在所述扩散层表面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漏层;以及
在所述外延生长层表面所需区域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本体区。
5.权利要求1的垂直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半导体基片和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之间的接触部分生成的属于所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本体区。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中任何一项的垂直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被做成U形,并且所述栅极氧化膜沿着所述沟槽底部所生成的部分较沿着所述沟槽侧壁生成的部分厚。
7.制造垂直MOS晶体管的方法,它包括:
在属于第一导电类型的半导体基片上面生成属于第二导电类型的第一外延生长层的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生成步骤;
在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上面生成属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的第二外延生长层的第二外延生长层生成步骤;
通过在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上面预先规划用来生成沟槽的区域实施各向异性刻蚀来生成所述沟槽并使之穿透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和所述第一外延生长层抵达所述半导体基片内部的所述沟槽形成步骤;
沿着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的表面和所述沟槽壁表面生成栅极氧化膜的栅极氧化膜生成步骤;
在所述栅极氧化膜上淀积多晶硅层的多晶硅层淀积步骤;
通过对所述多晶硅层实施刻蚀而在所述沟槽内生成栅极的栅极生成步骤;
在所述第二外延生长层的表面以及在离开所述栅极一段所需距离的区域内生成属于所述第一导电类型漏层的漏层生成步骤;
在所述栅极氧化膜上面淀积中间绝缘膜的中间绝缘膜淀积步骤;
在所述中间绝缘膜上和所述漏层之上的所述栅极氧化膜上面预定形成电极的区域形成接触孔的接触孔生成步骤;以及
形成穿过所述接触孔与所述漏层接触的漏电极的漏电极生成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精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169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含有母育酚的混合物中分离母育酚的方法
- 下一篇:应用弹簧的停车制动组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