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2091.6 | 申请日: | 200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1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利夫;丹下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3 | 分类号: | D04H3/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制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它是向从溶融挤压机喷出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的连续纤维吹热风而把该纤维牵引细化后载置在传送机构上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配置在上述挤压机与传送机构之间的导向上述纤维的导向箱和夹着上述传送机构与上述导向箱相对配置的空吸部件,上述导向箱具有与上述挤压机的喷嘴离开所需尺寸的供被牵引细化了的上述纤维进入的上端开口部和在上述传送机构行进的前后方向上比上述上端开口部宽度宽的接近上述传送机构地形成的下端开口部,使上述被牵引细化了的纤维在上述导向箱内从上述上端开口部向下端开口部流动并整流,同时在上述上端开口部附近维持乃至增大上述纤维的流速,再进行二次牵引细化和冷却并载置在上述传送机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导向箱的上端开口部和上述喷嘴相距10~100mm并二次牵引细化上述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箱具有在上述传送机构进行的前后方向上被对向配置的、与上述前后方向相对倾斜的一对壁部,以使上述一对壁部从上述下端开口部向上端开口部相互接近,把上述壁部彼此之间的上述上端开口部的上述前后方向的离开距离做成10~200mm并二次牵引细化上述纤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对壁部向比上述上端开口部更上方延长时的上述壁部的相互相交的角度为30度~60度。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端开口部使上述一对壁部实质上紧密接触上述传送机构的上面并二次牵引细化上述纤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使上述壁部紧密接触上述传送机构的机构是在上述下端开口部的附近分别设置在上述壁部上的向上述传送机构的行进方向可旋动的辊。
7.一种制造无纺布的装置,它是向从溶融挤压机喷出热可塑性合成树脂的连续纤维吹热风并把该纤维牵引细化之后载置在传送机构上的制造无纺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制造无纺布的装置备有配置在上述挤压机与传送机构之间的导向上述纤维的导向箱和夹着上述传送机构与上述导向箱相对配置的、对被吹上述热风的上述纤维进行整流且在上述上端开口部附近维持乃至增大上述纤维的流速再二次牵引细化上述纤维的空吸部件,上述导向箱具有与上述挤压机的喷嘴离开所需要的尺寸的、供牵引细化了的上述纤维进入的上端开口部和与上述传送机构接近并在上述传送机构行进的前后方向上比上端开口部的宽度宽地形成的下端开口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无纺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箱具有在上述传送机构行进的前后方向上相对配置的一对壁部,上述各壁部在下端开口部的附近分别备有实质上可以堵塞上述壁部的下端与上述传送机构的上面之间的间隙的可以向上述传送机构的行进方向旋转的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20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前后轮制动器连动装置
- 下一篇:固态电解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