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2091.6 | 申请日: | 200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19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利夫;丹下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3 | 分类号: | D04H3/03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制造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过向溶融挤压出的热塑性合成树脂上吹热风使之牵引细化而得到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以往,把由融吹法得到的热塑性合成树脂的连续纤维载置在传送带上做成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已被众所周知。在该方法中,由于向从溶融挤压机上成列配置的多个喷嘴中连续喷出的纤维上吹热风,该纤维在溶融状态乃至半溶融状态下被牵引细化。
在上述现有的制造方法中的被吹热风的纤维,从喷嘴喷出之后的整流状态在直到到达传送带之间很乱,处于溶融乃至半溶融状态的纤维相互碰撞成为溶接状态,多根纤维往往成为一束。另外,冷却了的纤维彼此相互络合往往生成纤维块。当生成这些纤维束和纤维块时,得到的无纺布,其纤维分布不均匀,触感不光滑,外观多斑点。这样做成的无纺布的缺陷,在由直径为3μm以下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时不怎么明显,但当由直径超过3μm而为10~20μm那样的纤维构成无纺布时,上述的缺陷明显化,使无纺布的功能和商品的价值都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即使连续纤维的直径比较大时也不产生纤维的束和块制造无纺布的方法和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新颖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装置。
上述制造方法,是向从溶融挤压机喷出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连续纤维吹热风并在牵引细化该纤维之后载置在传送机构上的制造无纺布的方法。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制造方法使用配置在上述挤压机和传送机构之间的导向上述纤维的导向箱和通过上述传送机构与上述导向箱相对配置的空吸部件,上述导向箱具有与上述挤压机的喷嘴离开所需尺寸的、供牵引细化了的上述纤维进入的上端开口部和在上述传送机构行进的前后方向上比上述上端开口部宽度宽且接近上述传送机构地形成的下端开口部,使上述牵引细化了的纤维在上述导向箱内从上述上端开口部向下端开口部流动并整流,同时在上述上端开口部附近维持乃至增大上述纤维的流速,再进行二次牵引细化和冷却并载置在上述传送机构上。
本发明的上述装置,是在向从溶融挤压机喷出的热可塑性合成树脂吹热风并在牵引细化该纤维之后载置在传送机构上的制造无纺布的装置。
在这样的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制造无纺布的装置备有配置在上述挤压机和传送机构之间的导向上述纤维的导向箱和通过上述传送机构与上述导向箱相对配置的、对被吹上述热风的上述纤维进行整流、且在上述上端开口部附近维持乃至增大上述纤维的流速并可以二次牵引细化上述纤维的空吸部件,上述导向箱具有与上述挤压机的喷嘴离开所需要的尺寸的供牵引细化了的上述纤维进入的上端开口部和与上述传送机构接近的同时在上述传送机构行进的前后方向上比上端开口部的宽度宽地形成的下端开口部。
在与上述装置相关的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向箱的下端开口部的附近设置实质上可以堵塞上述导向箱的下端与上述传送机构的上面之间的间隙的可旋转的轮子。
图1是装置的主体图。
图2是图1的Ⅱ-Ⅱ线剖视图。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纺布制造装置1的局部立体图。装置1具有:溶融挤压机2、位于挤压机2的下方的环形带3、位于挤压机2和环形带3之间的导向箱4、以及夹着环形带3与导向箱4相对配置的空吸箱6。环形带3向箭头Y方向行走,在处于空吸箱6的上方时用通气性的带子制作,以便可以对导向箱4进行空吸作用。导向箱4由侧方的支柱7在向上下方向可以移动的状态下支持着。
图2是图1的Ⅱ-Ⅱ线剖视图。在挤压机2的头部分11内,由热可塑性合成树脂构成的溶融纤维13被从挤压喷嘴12挤压出,该纤维13由从热风喷嘴14吹出的热风15牵引细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2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前后轮制动器连动装置
- 下一篇:固态电解质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