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2161.0 | 申请日: | 200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3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龟山工次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D7/12 | 分类号: | C25D7/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凯,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装置 | ||
本发明有关电镀装置,有关用管道连接电镀浴槽和同这些浴槽对应的电镀液贮存槽,使得电镀液可转移的电镀装置。而且,有关通过电镀液在两浴槽间转移,就能够用一条传送轨道来形成单层或至少2层以上多种组合的金属材料电镀膜的电镀装置。
用Sn单体或Sn合金的电镀层涂覆Cu单体、Cu合金或Fe-Ni合金这样的导电构件表面的引线材料,具有Cu单体或Cu合金所具备的优良导电性和机械强度。另外,该引线材料是兼有Sn单体或Sn合金所具备的耐蚀性及良好的锡焊性的高性能导体。因此,将它们广泛用于各种端子、连接器、引线之类的电气、电子装置领域和电力电缆领域等中。
并且,在电路板上安装半导体芯片时,通过在半导体芯片的外引线部进行使用Sn合金的热浸镀或电镀,进行使外引线部的锡焊性提高的处理。这样的Sn合金的典型例是焊锡(Sn-Pb合金),由于锡焊性和耐蚀性等良好,已广泛用作连接器、引线架等电气、电子工业用部件的工业用电镀。
图4是表示图3所示半导体引线架的A-A剖面的引线材料基本结构的剖面图。例如,导电构件21由Cu、以Cu为主成分的Cu系合金或以Fe-Ni为主成分的Fe-Ni系合金构成。而且,在这些导电构件21的表面上,施加有不同金属材料的2层电镀膜。例如,按该顺序形成Sn的第1电镀膜22和Sn-Bi的第2电镀膜23。在这里,可以知道,当形成第1电镀膜22的膜厚为t1,第2电镀膜23的膜厚为t2时,若设定t1约为3~15μm,t2约为1~5μm,t2/t1约为0.1~0.5,则无论在成本方面、锡焊性、耐热性方面,并且无论在焊锡的焊接强度或铝线等熔接部的熔接强度方面,都有良好的特性,由于作为引线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提高,故是合适的。
图5是自动电镀装置的整个布局图。首先,在碱性电解洗净浴槽31中,除去妨碍导电构件21表面的焊料电镀皮膜的粘附性或锡焊性的油脂等有机性污染物质。其次,在水洗用浴槽32中洗净以后,在化学腐蚀浴槽33中进行化学腐蚀处理(基本上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处理),使因存在晶粒边界或夹杂物等而变成不均匀表面的导电构件21的表面均匀化。
接着,在水洗用浴槽34中洗净后,在酸活化浴槽35中,除去由水洗用浴槽34附着的氧化膜。其次,在水洗用浴槽36中洗净以后,在焊料电镀装置37中施行电镀。焊料电镀液为强酸性,因而电镀后的表面呈酸性。这样的表面随时间的经过皮膜会变色而锡焊性恶化。因此,在水洗用浴槽38、中和处理浴槽39中对残留于电镀层表面的酸进行中和,并除去吸附着的有机物。然后,用水洗用浴槽40和热水洗用浴槽41洗净,再在干燥装置42中干燥电镀过的导电构件21。
图6是图5所示整个电镀装置中化学腐蚀浴槽33的B-B方向剖面图。
该化学腐蚀浴槽33的作用同上述一样。在这里,说明该电镀装置的构造。在该电镀装置中,横送式推进器331和传送轨道332的构造是上下方向一起可动。而且,决定着其可动范围的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并重复在其间进行移动。悬挂用钩333根据作业目的,以适当间隔挂到传送轨道332上。通常是相邻的浴槽中心之间的距离。而且,将挂上待镀的导电构件21的电镀辅助架334挂到该悬挂用钩333上,并调整成该电镀装置。下面,陈述有关横送式推进器331。横送式推进器331间的距离,基本上与相邻的浴槽中心间的距离大致相等。而且,该横送式推进器331被设置在一条传送轨道的臂上,如果把悬挂用钩333往作业方向传送1个跨距,就成为其相应的回程。而且,该横送式推进器331在上限位置传送1个跨距,则在下限位置就变成其相应的回程。并且,传送轨道332在上下方向移动而在进行方向不动。通过该作业的重复,执行本电镀装置功能。
在上述的该电镀装置中,具有1条电镀前处理线和1条焊料电镀线。例如,有时侯在导电构件21上形成Sn的电镀膜为第1电镀膜22而形成Sn-Bi的电镀膜为第2电镀膜23,和有时候在导电构件21上形成Sn的电镀膜为第1电镀膜22而形成Sn-Ag的电镀膜为第2电镀膜23。这时,第1电镀膜虽然也可以两方使用同样Sn电镀液,但是第2电镀膜使用的电镀液不同。因此,结束在导电构件21上形成前者电镀膜后,一次停止电镀装置将浴槽内的电镀液换成后者用的电镀液后,接着在导电构件21上形成电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2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