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踏板车无效
申请号: | 01118596.1 | 申请日: | 2001-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瑞光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B62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环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皓晨,王国权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踏板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省力的联动机制关系,将此机制关系应用于踏板车,从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省力的踏板车。
传统脚踏车的结构,其主要经由踏板带动传动轴,然后再经由传动轴的同一轴心的原理,带动前齿轮的运动,然后再经由链条的带动后齿轮,然后依后齿轮来带动后轮,经此架构带动脚踏车的行进,此为传统的脚踏车的带动架构及带动机构;根据上述此带动的动力来源为踏板,人们使用此交通工具时,一般情形为座于座垫上并使用下肢的肌肉带动踏板,其带动主要为下肢的用力状态,为带动此脚踏车的行进的带动机构极为耗力,尤其为上坡时极为损耗体力,此为众所周知的情形。
因此,如何针对上述传统的脚踏车所发生的问题提出一种踏板车的改良,设计出一种踏板车,可以使用一种较为省力的带动机制,不仅使用者可省力,且可产生一种较为简单的结构,长久以来一直是使用者殷切盼望及本发明人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踏板车,具有较为省力的机构,使用者在使用时可节省体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踏板车,包含:一正转齿轮,与后齿轮经链条相连接,并与该后齿轮成直线状,后齿轮与后轮相连接;一传动连杆,其一端与正转齿轮的轴心相连接,与其呈平形状;及二踏板,二踏板位于正转齿轮的两侧,踏板的一端与传动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而踏板的另一端与车身主体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踏板车的带动方法包括:a.经由踏板上下的动作而带动轴承的转动;b.经轴承带动传动连杆,使传动连杆转动;c.而传动连杆为同一轮轴带动正转齿轮的转动;及d.正转齿轮经由一链条带动后齿轮,后齿轮与后轮相连接,以带动踏板车的行进。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种省力的机械装置,包括:一正转齿轮,与后齿轮相连接,并与该后齿轮呈直线状,后齿轮与后轮相连接;一传动连杆,其一端与正转齿轮的轴心相连接,并与其呈平形状;及一使力装置,位于正转齿轮的一侧,该使力装置的一端与传动连杆的另一端相连接,而使力装置的另一端与主体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一种省力机械装置的带动方法,包括:a.经由使力装置上下的动作而带动轴承转动;b.经轴承带动传动连杆,使传动连杆转动;c.传动连杆为同一轮轴带动正转齿轮转动;及d.正转齿轮带动后齿轮,以带动主体运作。
本发明的优点是踏板车的整体结构较为简单;此外使用该踏板车时,对使用者的服装没有限制,任何衣著打扮皆可使用此踏板车。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一连动机构图;
图1B是本发明的一连动机构图;
图1C是本发明的一连动机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齿轮分解图;
图4A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4B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4C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作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及
图6A是本发明的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分别是:2主体;3正转齿轮;4轴承;5传动连杆;6踏板;8踏板;10车头;20前车轮;30后车轮;40车身主体;50踏板;500转齿轮;510传动连杆;520轴承;530反转齿轮;540前齿轮;550链条;560后齿轮;60踏板;700车身主体;702轴承;710踏板;720踏板;730传动连杆;732轴承;734孔洞;740传动连杆;750正转齿轮;760后齿轮;770支撑伸缩柱;800车身主体;802轴承;810踏板;820踏板;830传动连杆;832轴承;834孔洞;840传动连杆;850正转齿轮;860后齿轮。
本发明的主要带动机构由图1A及图1B所示,其主要结构为一主体2、一正转齿轮3、一轴承4、一传动连杆5、一踏板6及另一踏板8。本发明的机构依此结构叙述省力模式,连接关是该踏板6一端的下缘连结轴承4,而轴承4连接于传动连杆5,该传动连杆5连接于正转齿轮3的轴心位置,而正转齿轮3的轮轴与踏板6的另一端连接于主体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瑞光,未经陈瑞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8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振动筛
- 下一篇:改性的熔纺氨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