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2378.2 | 申请日: | 2001-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33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弘志;熊谷千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3/00 | 分类号: | F02D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起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喷油嘴的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在蓄电池的放电能力下降的状态下也可获得良好的起动性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起动时,尤其需要向点火线圈供给足够的电力。为此,当蓄电池的放电能力下降时,在消耗电力大的前照灯等负荷通电的状态下即使想起动发动机,也不能向点火线圈供给足够的电力,存在发动机的起动性下降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日本特开平4-132877号公报、实用新型登录第2518904号公报或实开平2-18786号公报中,提出了在发动机起动时将前照灯等灯负荷从电源线暂时断开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
如在发动机起动时将前照灯等灯负荷从电源线断开,可从蓄电池供给到点火线圈的电力增加。因此,与过去相比,可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然而,对于设置燃料喷射装置代替化油器等进一步增大了电负荷的近年的车辆,电力供给仍然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该发动机的起动控制装置通过排他地驱动不一定非要在发动机起动时同时驱动的装置,可确保供给到各装置的电力,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至少包含向发动机气缸内供给燃料的燃料系和向火花塞供给点火能量的点火系;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起动操作开始后的规定期间中的、向火花塞供给点火能量的时刻,停止上述燃料系的至少一部分。
燃料系和点火系在特别是发动机起动操作开始后的规定期间不必同时驱动,例如,即使在燃料系工作期间停止点火系,之后,停止燃料系,使点火系工作,也可在随后的点火时刻使燃料系工作时喷射的燃料爆发。如这样分时或排他地驱动各系统,则可减小任意时刻的耗电量,所以,可向点火系供给足够的电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利用了本发明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的主要部的框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为示出该排他性控制判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排他性控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第2实施形式的动作的定时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第3实施形式的动作的定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图1为示出利用了本发明的发动机起动控制装置的主要部构成的框图。
贮存于燃料箱11的燃料由燃料泵10吸引,经由燃料管12供给到喷油嘴20。燃料泵10由泵驱动装置17驱动,喷油嘴20由喷射驱动装置18驱动。蓄电池29的输出电压通过主开关28供给到点火装置16和直流负荷。点火装置16控制对点火线圈19的供电和其断开,将点火能量供给到火花塞30。
上述点火线圈19包含加直流电压的1次线圈19a和产生与1次线圈19a的电流变化对应的高电压的2次线圈19b,点火装置16与点火时刻同步地在1次线圈19a中产生急剧的电流变化。
交流发电机24的充电线圈25产生的交流电压供给到调整器27。发动机每转1圈,脉冲发生线圈23向上述点火装置16输出1个脉冲信号。从调整器27输出的直流电压供给到蓄电池29,并通过主开关28供给到DC负荷。
排他性控制部21对各驱动装置17、18和点火装置16的动作进行控制,使包含上述点火装置16、点火线圈19、及火花塞30的点火系不与包含上述燃料泵10的泵系和包含上述喷油嘴20的喷射系中的至少一方同时受到驱动,而是分时或排他地受到驱动。
另外,本实施形式的“排他性”意味着禁止出现同时驱动2个控制对象的状态,并不禁止出现同时不驱动2个控制对象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2、3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动作。图2为示出上述排他性控制部21的动作的流程图,例如,每次发动机起动时实施该流程。
在步骤S1,进行排他性控制判定处理,判定是否进行排他性控制。图3为示出该排他性控制判定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3所示,当接通主开关28时,在步骤S11检测蓄电池29的端子电压VBAT,与规定的标准电压Verf进行比较。在本实施形式中,将上述标准电压Vref设定为8V,如发动机停止时的蓄电池电压VBAT不是8V以下,则蓄电池的放电能力足够,判定不需要排他性控制,前进到步骤S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2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斯特林引擎的输出功率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 下一篇:显示装置和其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