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辅助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01125582.X | 申请日: | 200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40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中込良夫;丸山智千;奈仓秀典;新村裕幸;伊势野满;福永诚;福间豪;鹿岛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23/02;B62K11/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辅助 自行车 | ||
1.电动辅助自行车,是具有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的电动辅助自行车,该人力驱动系统用于传递施加在踏板上的踏力,该马达驱动系统可以根据上述踏力对上述人力驱动系统附加辅助动力,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包括含有前构架和后构架的车架、保持在上述后架上的车座立柱、含有上述人力驱动系统和马达驱动系统电动辅助单元,用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构成上述后构架,并且从上述车座立柱附近起在后部将上述电动辅助单元悬挂在上述后构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在靠近车体前方处相互结合着,并且在该结合部形成着上述车座立柱的保持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由铝模铸制。
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间,电池的搭载部设置在上述车座立柱后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构架在侧视中其车座立柱后方的紧邻车座立柱的部分宽度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悬挂位置的后方且后轮的前方将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右构架部分相互连结的后部连结装置,上述后部连结装置兼作将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结合在上述后构架上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跨挂在设在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链轮和后轮侧的从动链轮上的链,上述链的受拉部分的长度方向几乎整体区域在侧视中与上述右构架部分重叠着。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在上述结合部下方的、相互连接上述左构架部分和后右构架部分的前部连接装置,上述前部连接装置同上述车座立柱的保持部协作与该车座立柱接触,具有可以两点支承该车座立柱的突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在车架上的车座立柱保持部和至少下部从车架向下方突出地设定其上下动的行程并装卸自由地保持在上述车座立柱保持部上的车座立柱,其车座立柱,在其下部具有用于供该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上锁装置结合的结合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结合部是贯穿在上述车座立柱上的贯通孔,上述上锁装置由在上锁时穿过上述贯通孔搭挂前车轮的钢丝绳和结合该钢丝绳两端的连接部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架可分割为支承前轮的前构架和支承后车座立柱的后构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座立柱后方下部搭载着电池,并且,在车座立柱向下方突出时,不能装卸电池。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毂部内出入而可以调整高度的车座立柱,该毂部具有该车座立柱可向下方突出的开放端,上述电动辅助单元位于该毂部的向下方的轴线的后方,在上述车座立柱向下方最大突出时,该车座立柱不与上述电动辅助单元结合。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车座立柱在向上方最大突出时具有与上述毂部结合的止挡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上述止挡部是设在上述车座立柱下部的凸部,在上述毂部的内径部,相对该凸部的位置在径向上偏移的位置上具有该凸部可通过的槽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车座立柱的外周上设有明示向上方的最大突出位置的表示部,在上述止挡部与上述毂部结合的位置,上述表示部和上述车座毂部的上端位置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车座立柱后方的后轮、从上方可以自由装卸电池地设置在车座立柱和后轮之间的电池搭载部、位于上述后轮前部的后轮制动器、使上述后轮制动器动作的制动器钢丝绳,上述制动器钢丝绳从设在上述手把上的操作部沿车架向后方延伸,通过电池搭载部的下部与后轮制动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55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分组业务的接入-请求消息的方法
- 下一篇:传送带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