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式臭氧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01211292.5 | 申请日: | 200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61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西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西敏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34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臭氧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臭氧发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却、板式结构的臭氧发生器。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有效地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净化,其氧化反应能在瞬间完成。由于它是一种不稳定气体,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半衰期很短,因此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所以臭氧方法已逐渐发展为饮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臭氧发生装置都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特别是冷却散热效果差,导致臭氧发生效率低下。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臭氧发生装置的推广和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重量轻,便于组装,冷却效果好的板式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板式臭氧发生器是这样实现的:该发生器包括放电极部件和地极部件,放电极部件由两片玻璃板叠合而成,放电极夹在玻璃板之间,玻璃板周围镶有密封边框,两侧各带有一个外延部分,电源线通过小块金属箔与放电极相连接,地极部件由两片不锈钢隔板,和中间的导流翅片板及周围的边条所组成,形成水腔,并开有进、出水口,在与玻璃板相应的部位也带有外延部分,放电极部件通过边框固定在两片地板部件之间,使两个结合面各形成一个气腔,外延部分5和8组合后形成进、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放电极由玻璃板上的镀锌层所构成;所述的外延部分5和8可以设在两侧对角线的两端,其宽度可以等于玻璃板和隔板的高度或宽度;所述的进、出水口可以开在另一对角线的两端,其宽度也可以等于隔板的高度或宽度;所述外延部分8的长度应略短于玻璃板的外延部分的长度,并向内弯曲;所述的导流翅片板呈锯齿状,把水腔分割成若干条并行的通道,两面分别与两侧的隔板相钎接;所述的密封边框可以是整体式,也可由多条组合而成;该发生器可以由n片地极部件和n-1片放电极部件并联组合;在进、出水口和进、出气口的位置上分别安有气、水封头;所述的电源线通过绝缘管从气封头导出。
本实用新型板式臭氧发生器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合理,单机重量轻,成本低,组装方便;可根据要求制做不同板幅的地极部件和放电极部件,实现多组并联;采用很薄的不锈钢翅片板,增加了传热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使臭氧发生器的大型化和低成本化成为可能。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A向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放电极部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的B-B剖视图。
附图5和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式密封边框的截面图。
附图7是一种组合式密封边框的截面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地极部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9是附图8的侧视图。
附图10是附图8的俯视图。
附图11是附图10的C-C剖视图。
从附图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板式臭氧发生器主要由放电极部件和地极部件两大部分组成。放电极部件由两片玻璃板6叠合而成,玻璃板6单面镀有金属导电层,本实用新型为镀锌,锌层向内,被夹在玻璃板6之间,作为放电极11。玻璃板6的周围镶有密封边框4,边框4用玻璃或其它电介质制做,两者胶合成一体。密封边框4可以采用整体式结构,请参见附图5和6,图中凹槽44用来镶嵌玻璃板6,必要时,两侧开有密封槽45及固定螺孔46;也可采用组合式结构,如附图7所示,凹槽44由芯框41和外框43组合后形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用的组合式结构是把外框分成两部分,即外框43和内框42,使两者间形成一条密封槽45,组装时槽45内填上密封料,可提高密封效果,请参见附图3和4。边框4主要用以固定玻璃板6、克服边缘效应,还起到了与地极部件之间的支撑作用。在玻璃板6的两侧各带有一个外延部分5,该外延部分5可以设在两侧对角线的两端,见附图3,其宽度可以等于玻璃板6的高度或宽度。本实用新型玻璃板6和密封边框4都经过钢化处理,以提高其耐热性能并增加强度。在外延部分5的两块玻璃板之间插有与电源线9相连接的小块金属箔,以此导入电流,使锌层均匀带电。地极部件主要由两片不锈钢隔板1和周围的边条7所组成,中间形成水腔,并开有进、出水口17,在与玻璃板6对应的部位也带有外延部分8,外延部分8的宽度与外延部分5相一致,其长度应略短于外延部分5。进、出水口17可以开在另一对角线的两端,见附图11,其宽度也可等于隔板1的宽度或长度,但此时应开在与外延部分8不同的侧面。在两片隔板1的中间还夹有一片导流翅片板18,该翅片板18呈锯齿状,两面分别与两侧的隔板1相钎接,把水腔分割成若干条并行的通道。这样,既加大了散热面积,又增加了强度,大大减小了隔板1的厚度。为减小水流阻力,应根据进、出水口17的位置,适当调整通道的方向(如附图11所示)。把一片放电极部件密封固定在两片地极部件之间,由于密封边框4的支撑,使两个结合面各形成一个气腔19。外延部分5和8组合后便形成了进、出气口。为克服进、出气口的边缘效用,本实用新型外延部分8应向内侧弯曲,如附图9和10所示。本实用新型臭氧发生器可以按上述方式由n片地极部件和n-1片放电极部件并联组合,可通过螺栓15、螺孔13和46联接、钎接或燕尾槽插接方式固定联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二组并联,螺栓联接,请参见附图2。在进、出水口17和进、出气口的位置上,通过法兰2分别联接有水、气封头3和14。电源线9可通过绝缘管16从气封头14内导出。为增加臭氧发生器的表面强度,本实用新型表面两块隔板1的厚度应适当加厚,且可去掉外延部分8。运行时,电流经电源线9导入锌层,也即放电极11,向两侧经玻璃板6、气腔19至地极隔板1形成匀强电场,达到额定电压即发生无声放电,使流过气腔19的空气或氧气产生臭氧,而此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则由流过水腔的冷却水带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西敏,未经李西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2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