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关节型机器人操作机无效
申请号: | 01211436.7 | 申请日: | 2001-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658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泰耀;齐晓东;张学成;任小强;侯建平;徐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关节 机器人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具体地说是一种垂直关节型机器人操作机。
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在弧焊、点焊、搬运、装配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尤其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企业对机器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内一些部门已经进行了6kg~10kg的机器人操作机制作,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杆、臂件使用钢件,外观较粗糙重量大,减速器精度、刚度不高,传动部件设计不尽合理,结构不够紧凑等缺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机重量轻,动态控制性能好,结构紧凑,传动装置设计合理,重复精度高的垂直关节型机器人操作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S轴、L轴、U轴、R轴、B轴、T轴传动装置和末端执行器,各轴关节由电机和减速器构成,其中:S轴固定在底座上,通过腰座与L轴、U轴相连,L轴输出端固定于下臂,U轴的输出端经拉杆与安装在下臂上的四轴座连接,R轴安装在四轴座与上臂之间,B、T轴一端安装在上臂上,另一端固定于腕端上,其T轴的谐波减速器T刚轮的端面做为末端执行器;
所述S轴传动由辅助支承轴承S、RV减速器S和电机S组成,其中壳体与腰座固连的电机S通过输入齿轮S与RV减速器S相连,所述RV减速器S的端盖固定于底座上,外壳作为输出固定于腰座上,设辅助支承轴承S于输入齿轮S上;
所述L轴传动由电机L、RV减速器L、支承轴承L组成,其中:电机L轴通过输入齿轮L与RV减速器L相连,RV减速器L的端面上固定有作为其输出端的下臂,电机L与RV减速器L的外壳均固定于腰座上,下臂及曲柄上分别加设一输入齿轮L、U轴中输入齿轮U的支承轴承L;
所述U轴的传动与L轴的结构相似,由RV减速器U、电机U组成,其中电机U轴上固定有RV减速器U的输入齿轮U,RV减速器U的输出端面上安装一U轴形成平行四边形的曲柄,曲柄通过拉杆与活动安装在下臂上的四轴座相连,其电机U及RV减速器U的外壳均固定在腰座上;
所述R轴为电机R、谐波减速器R同轴传动结构,其中电机R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于四轴座上,谐波减速器R通过其上的刚轮与四轴座安装在一起,柔轮固定于与上臂安装在一起的R轴的输出轴R上,其波发生器则固定于电机R的轴上,十字交叉轴承R设于输出轴R和四轴座之间;
所述B轴为横放的短尺寸电机B,及同步齿形带B、同步齿形带轮B及短杯型谐波减速器B的传动结构,其中电机B固定于上臂上,其轴与同步齿型带B的一个同步齿型带轮B相连,另一个同步齿型带轮B固定于谐波减速器B的波发生器轴上,谐波减速器B的柔轮固定于上臂上,刚轮固定于腕端上,腕端与上臂中间设有轴承B支承;
所述T轴为短尺寸电机T横放,及同步齿型带轮T、同步齿形带T、相互啮合的输入齿轮T、输出伞齿轮T及短杯型谐波减速T的传动结构,其中电机T固定于上臂上,其轴通过与其固连的同步齿型带轮T,同步齿型带T和输入伞齿轮T的轴T相连,输出伞齿轮T的轴T′上固定有谐波减速器T的波发生器,其谐波减速器T柔轮安装在腕端上,刚轮的端面做为末端执行器,末端执行器与腕端之间设有十字交叉轴承T;
为了提高下臂的位置精度,所述L轴的下臂与U轴的曲柄中间设有的附加轴承L支承装置;所述B、T轴传动中同步齿形带B、T设有带张力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结构紧凑,重复定位精度高。本实用新型应用3D仿真技术确定了本实用新型的整机外形。在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腰座、下臂、上臂、拉杆、四轴座等关键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由于S、L、U轴的电机轴直接作为RV减速器S、L、U的输入轴,该传动符合最短传动准则,且RV减速器S、L、U均选用高刚度、高精度的减速器,所以它们具有结构紧凑,关节刚度高,传动精度高,易于安装和维护等特点;R轴传动装置中,由于电机R轴直接作为谐波减速器R的输入轴,谐波减速器R的柔轮又直接作为输出轴,所以,该传动结构部件最少,结构最紧凑;B、T轴传动装置中,由于电机B、T的横放,减掉了一般常用的伞齿轮传动,使结构简化;加之采用了高精度、短杯谐波减速器R、T传动,进一步提高了传动精度,上臂的宽度变窄,结构更为紧凑,方便装配和维护;由于十字交叉轴承的应用,还提高了末端执行器的刚度和旋转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14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