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胆节氧式无残留氧气袋无效
申请号: | 01215387.7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88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业;黄健华;曾琳娜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胆节氧式无 残留 氧气 | ||
1.一种仿胆节氧式无残留氧气袋,它包括:给氧管、气压表、氧导管及其氧气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表(36)位于氧气湿化瓶(40)的出氧口(39)上;所述气压表(36)的导压管(38)上有一个设定了压力值的安全阀(37);当给氧气袋充氧时,所述气压表(36)的导压管(38)上的出氧接口(22)与氧气袋上的那个氧导管(7)的外口(23)活动连接;当给病人输氧时,所述氧气袋上的那个氧导管(7)的外口(23)与仿胆节氧式给氧装置连接;所述氧导管上设有氧气流量指示装置;所述氧气袋的袋囊至少是一个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单层贮氧气胆(6);所述贮氧气胆的外壁上有一个能防止贮氧气胆爆裂的防爆套,所述防爆套上设有手提件和固定件;所述手提件上系有一个悬吊件和一个氧导管外口的密封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胆节氧式无残留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胆节氧式给氧装置由氧气滤清器(18)、给氧总管(35)、给氧支管(14、15)、节氧阀(17)、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节氧式贮氧囊(19)、给氧鼻罩(31)、给氧鼻罩(31)的弹性固定枕带及弹性固定项带构成,其给氧支管(14、15)通过三通管(16)连接在给氧总管(35)的出氧口(34)上;所述给氧总管(35)出氧口(34)的那一端有一个节氧阀(17),该节氧阀(17)在呼气时自动关闭吸气时自行开放;其节氧式贮氧囊(19)及氧气滤清器(18)位于节氧阀(17)与给氧总管(35)的进氧口(21)之间;其给氧支管(14、15)的出氧口分别与给氧鼻罩(31)两侧翼壁上的进氧口(25、28)连接,所述两条弹性固定带的松紧度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胆节氧式无残留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氧鼻罩(31)两侧翼壁上各有一个呼气口(24、26),所述呼气口(24、26)上各有一个与其相配的只能出气不能进气的单向阀;所述给氧鼻罩(31)的脊部(30)只少有一条横向加强筋(29);所述给氧鼻罩(31)的顶壁上有一个大气吸入口(12),该大气吸入口(12)上有一个与其相配的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单向阀(32);所述大气吸入口(12)的单向阀(32)上有一个空气过滤器(13)和一个转动式腰形进气截面调节板(33);该转动式腰形进气截面调节板(33)活动固定在与其形状相仿的支撑板(41)上;所述给氧鼻罩(31)前壁的底部向内折弯形成宽约1.5公分的柔性上口唇唇托(27),该柔性上口唇唇托(27)底面的形状与上口唇外表的形状相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胆节氧式无残留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胆节氧式给氧装置由氧气滤清器(18’)、给氧总管(35’)、给氧支管(14’、15’)、节氧阀(17’)、用弹性材料制成的节氧式波纹形贮氧囊(57)、用柔性材料制成的上口唇唇托式给氧呼吸槽(54)及其弹性固定枕带(51)和弹性固定项带(56)构成,其给氧支管(14’、15’)通过三通管(16’)连接在给氧总管(35’)的出氧口(34’)上;所述给氧总管(35’)出氧口(34’)的那一端有一个节氧阀(17’),该节氧阀(17’)在呼气时自动关闭吸气时自行开放;其节氧式波纹形贮氧囊(57)及氧气滤清器(18’)位于节氧阀(17’)与给氧总管(35’)的进氧口(21’)之间;其给氧支管(14’、15’)的出氧口分别与上口唇唇托式给氧呼吸槽(54)两端的进氧口(55、68)连接,所述上口唇唇托式给氧呼吸槽(54)的两端还连接有弹性固定枕带(51)和弹性固定项带(56),该两条弹性固定带(51、56)的松紧度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胆节氧式无残留氧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口唇唇托式给氧呼吸槽(54)由槽体(66)、大气吸入口(65)及其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的单向阀(72)、呼气口(53、67)及其只能出气不能进气的单向阀(62、70)、波纹形鼻导管(52、64)构成,所述上口唇唇托式给氧呼吸槽(54)的槽体(66)由柔性材料制成,其槽体(66)底壁(63)的形状与上口唇表面的形状相适配,其大气吸入口(65)位于槽体(66)顶部的中段上,其呼气口(53、67)位于大气吸入口(65)的两侧;所述槽体(66)其中一个侧壁上有两个波纹形鼻导管(52、64);所述波纹形鼻导管(52、64)游离端的外形与鼻前庭的内形相适配,所述大气吸入口(65)的单向阀(72)的上方有一个平拉式进气截面调节板(69)和一个空气过滤器(71),单向阀(70、72、62)的阀芯(48、49、50)呈连体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业;黄健华;曾琳娜,未经陈振业;黄健华;曾琳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153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