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变速齿轮箱的齿轮组基板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32587.2 | 申请日: | 2001-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7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许贤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贤庚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民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变速 齿轮箱 齿轮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变速齿轮箱的齿轮组基板结构,尤指一种构件精简且可降低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及增加组装便利性的齿轮组基板结构。
背景技术
如行业技术人员所知,为使马达所输出的转数及转矩等条件符合所需,一般均在马达外组装一变速齿轮箱,以藉由变速齿轮箱内的变速齿轮组的齿数比设计,使马达的驱动轴所输出的转速得到适当的调整后由变速齿轮组的传动轴输出,而获得预定的输出最终转速及转矩。一般变速齿轮箱的结构组成如图7所示,主要为组设在马达10外,而马达10内孔覆设有一盖片101,变速齿轮箱20是将变速齿轮组30组设在齿轮组基板40上,且马达的驱动轴102可带动变速齿轮组30转动;齿轮组基板40由六片片体401相互叠置固设而组成(见图8),除最底层的片体外的各片体401对应变速齿轮组30的齿轮301的轴承302处形成容置孔402,以便各片体401叠置后形成容置槽供轴承302容置,而齿轮组基板40最底层的片体401对应于轴承301处形成凹陷部403,以供变速齿轮组30的齿轮301上的轴杆303伸入容置其中;再者,变速齿轮箱20的壳罩50固设于马达10上,以将上述构件包覆其中,而壳罩50的顶面与齿轮组基板40上的凹陷部403相对位置处加工形成阶级状的凹槽501,以供变速齿轮组30的各齿轮301轴杆另端的轴承302容置其中,而变速齿轮组30的传动轴304伸出壳罩50外与传动机构连结;藉此,可使马达10的转速经变速齿轮组30的变速后,使传动轴304的输出转速及转矩达到预定的需求。
而上述马达变速齿轮箱及其齿轮组基板结构在实际使用及生产时却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由于齿轮组基板由六片片体所叠置固设而成,且各片体上需冲制容置孔及凹陷部,因此构件较多、组装不易,且各片体的冲制加工及组装成本亦较高,从而使整体机器的成本较高。
第二,由于上述齿轮组基板使用六片片体所组成,因此其所运用的原材较多,除材料成本较高外,各片体冲剪下的废料亦较多,而造成材料的浪费。
第三,已有技术的变速齿轮箱的壳罩顶面需另行加工形成凹槽,而此加工制程亦产生另一项搬运及加工成本,而成为成本上的另一负担。
为克服上述缺陷,发明人秉持多年相关行业实际的设计及制造经验,以提供一种新型上午马达变速齿轮箱的齿轮组基板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马达变速齿轮箱的齿轮组基板结构,以达到精简产品构件、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加工废料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变速齿轮箱的齿轮组基板结构,该齿轮组基板可由一板体一体冲制成型所制成,基板上一体成、型数个凹槽,并在每一凹槽的底面设一贯孔,而各凹槽及其底面的贯孔可供变速齿轮组的齿轮上的轴承及轴杆容置,从而使基板的成本进一步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马达变速齿轮箱的齿轮组基板结构,变速齿轮箱组设于马达外,在其壳罩内组设变速齿轮组,变速齿轮组系由数个不同齿数的齿轮所配置组成,供配合各齿轮上的轴承及其轴杆组设在齿轮组基板上,其特征在于:齿轮组基板由座板与底板所组成,其中:座板为一体冲制成型制成,其上预定位置处一体冲制成型数个圆通孔及一中孔,各圆通孔的底端形成向下延伸的周壁,而中孔可供马达的驱动轴伸出;底板亦为一体冲制成型制成,且供组合固设在座板的底面上,其中央形成下凹部,以当座板固设在底板上时,令座板各圆通孔配合其周壁形成容槽,供变速齿轮组的各轴承容置;同时,在下凹部上相对应于座板的各圆通孔及中孔位置形成凹陷部及中孔;凹陷部可供变速齿轮组的各齿轮的轴杆容置,而中孔可供变速齿轮组的传动轴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贤庚,未经许贤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32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倾角的LED像素模块
- 下一篇:具有旋转平衡构造的交流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