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轴超重型越野汽车油气弹簧平衡悬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1431.9 | 申请日: | 200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禹东方;王凤生;季培筑;王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特种车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60G23/00 | 分类号: | B60G23/00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轴超 重型 越野 汽车 油气 弹簧 平衡 悬架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多轴超重型越野汽车多联贯通整体式车桥的油气弹簧平衡悬架装置。
二、背景技术
多轴超重型越野汽车,即三轴及三轴以上的超重型越野汽车的车桥采用多联贯通式车桥,多联贯通式车桥主要有双联贯通式驱动桥、三联贯通式驱动桥,如三轴车中采用双联贯通式驱动桥,四轴车一般采用两个双联贯通式驱动桥,五轴车一般采用一个双联贯通式驱动桥和一个三联贯通式驱动桥,六轴车一般采用两个三联贯通式驱动桥或三个双联贯通式驱动桥等等。目前,在多轴超重型越野车中采用的悬架装置都采用钢板弹簧型式,当车轴在四轴以上时,就无法布置成平衡悬架型式,使车桥受力成静不定力学,同时钢板弹簧悬架的平顺性较差。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多轴超重型越野汽车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小振动,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改善车桥受力状况的多轴超重型越野汽车油气弹簧平衡悬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多联贯通式车桥中的每一根车桥上设有二个油气弹簧、二个油气弹簧支座、二个下纵向推力杆、二个下推力杆支架、一个或二个上纵向推力杆、一个横向推力杆,二个油气弹簧安装在车桥的两端,并通过油气弹簧支座与车架纵梁的外侧联接,下纵向推力杆设在车桥的两端,下纵向推力杆的一端通过下推力杆支架与车架纵梁联接,另一端与车桥联接,上纵向推力杆设在车桥的上侧,其一端与车架的横梁联接,另一端与车架联接。横向推力杆设在车桥上侧,其一端与纵梁联接,一端与车桥联接。无论车桥数量的多少,在整车布置上,都可包含有前后两组车桥,每一组车桥同侧的油气弹簧连通,组成一个平衡支承点,每组车桥组成两个平衡支承点,这样整车组成四点平衡支承。
使用时,先通过油气弹簧的单向阀向油气弹簧充入一定数量的液压油,然后再通过充气接头充入氮气。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车辆在不平路上行驶时,当某个车轮有悬空可能时,该油气弹簧拉伸,与该车轮连通的其他车轮所在车桥上的油气弹簧中的压缩气可迅速充入该车轮的油气弹簧中,使该车轮迅速着地,增加车辆对地面的附着力。在每根车桥上下运动时,由于每组车桥同侧的油气弹簧是相互连通的,每组车桥上的各油气弹簧的压力也是一样的,这样每组车桥中的每根车桥受力也是均衡的。每根车桥上都设有纵向推力杆,纵向推力杆的一端与车架联接,另一端与车桥联接,这样纵向推力杆便可以承受车辆在行驶中产生的纵向向力。同样,通过每根车桥上的横向推力杆,承受车辆在行驶中产生的横向力。随着超重型越野汽车的载荷增加,则需要增加车桥的数量,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也随着增加,仍都可以布置成平衡悬架型式。
由此可见,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多轴越重型越野汽车上,可使各车桥受力均匀,降低了车辆固有振动频率,提高了整车的平顺性,从而改善了车辆装备的受力条件,改善了驾驶员的劳动条件,减少了振动和颠簸,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有效减小振动,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改善车桥受力状况等优点,为多轴超重型越野汽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悬架装置。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是以五轴超重型越野汽车为例,其有五根车桥(8),分为前后两组,前一组包括车桥(8)和车桥(8-2);后一组包括车桥(8-3)、车桥(8-4)和车桥(8-5)。前两根车桥(8、8-2)采用双联贯通式驱动桥,后三根车桥(8-3、8-4、8-5)采用三联贯通式驱动桥,车桥(8)在车架(13)的下部,车桥(8)通过油气弹簧(1)与车架(13)联接成一体。车桥(8)与车架(13)之间设有减振限位块(12)。每根车桥(8)上均设有二个油气弹簧(1)、二个油气弹簧支座(2)、二个下纵向推力杆(3)、二个下推力杆支架(4)、一个或二个上纵向推力杆(10)、一个横向推力杆(7)。二个油气弹簧(1)安装在车桥(8)的二端,油气弹簧(1)通过油气弹簧支座(2)安装在车架(13)纵梁(14)的外侧上。下纵向推力杆(3)设在车桥(8)的二端,其一端通过下推力杆支架(4)与车架(13)纵梁(14)联接,另一端与车桥(8)联接。上纵向推力杆(10)设在车桥(8)的上部,其一端与车架(13)的横梁(15)联接,另一端与车桥(8)联接。横向推力杆(7)设在车桥(8)的上部,车架(13)的两个纵梁(14)之间,其一端与车架(13)的纵梁(14)联接,另一端与车桥(8)联接。车桥(8)、(8-2)为双联贯通式驱动桥,车桥(8)和车桥(8-2)在车架(13)同一侧的二个油气弹簧(1)通过联接管(9)连通,形成一个平衡支承点,这样车桥(8)和车桥(8-2)的四个油气弹簧(1)形成了两个平衡支承点;车桥(8-3)为三联贯通式驱动桥,它与车桥(8-4)和车桥(8-5)同一侧的三个油气弹簧(1)连通,这样也形成了两个平衡支承点,与前两个平衡支承点形成了四点平衡支承。这样两组车桥的受力达到平衡。当车辆行驶时,可通过每根车桥(8)的上下纵向推力杆(10)、(3)承受车辆产生的纵向力;通过每根车桥(8)的横向推力杆(7)承受车辆产生的横向力,从而能有效地改善各车桥(8)的受力状况,有效地减小振动和颠簸,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特种车制造厂,未经泰安特种车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1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