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中继座无效
申请号: | 01278409.5 | 申请日: | 200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义雄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B65H75/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中继 | ||
1.一种可携式中继座,其由一顶盖及一底盖对接而成,其一侧设有至少一由两接极和/或一地线极所构成的插座单元,且适当位置开具一开口部,该中继座另包括:
一电源导线架,为一圆盘体,并轴接于底盖,其盘面与底盖设有一自动定位/收线装置,而顶部中央突设一中空卷轴,其内依电源的电极数对应设有至少两道同心的隔环;
一电源线路,以一电源线缠绕于卷轴呈圈束状,其外端延伸一外露于出口部的取电插头,另端则设有至少两导电片,并分别依序固设于隔环内;
一电路板,固设于顶盖内部,其对应各导电片向下突设一具弹性接触件,并形成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一突波吸收器,其回设于顶盖内部,并连接于搂线及插座单元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突波吸收器具一外露于顶盖表面的控制开关及至少一指示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接触件的接触端优选为Y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等隔环内设有若干供导电片跨置的支撑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路板顶面依通讯线路的脚位数设有至少两道同心的导环,且各导环以线路连接至外露于顶盖的至少一讯号输出插座,且顶盖的适当位置另开具一开口部,该中继座另包括:
一通讯线路,以一讯号线缠绕于卷轴全圈束状,其外端延伸一外露于出口部的讯号插头,另端对应各导环位置分别突设一弹性端子,且该等弹性端子固设于中空卷轴,以与对应的导环形成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另包括一突波吸收器,其固设于电路扳的导环及讯号输输出插座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导线架或讯号导线架的中空卷轴顶部周缘得侧向延伸若干以与盘面共同规范电源线或讯号线的翼片。
9.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源导线架或讯号导线架分别与底盖或顶盖间的自动定位/收线装置包括:
一路由及定位机构,设于盖体内,其在同心的壳环及簧环分别容置一导线架及一圈状弹簧,该两环体间相对设有至少两弧形导轨,及其间至少两呈又状的定位榫槽,并由导轨区隔成一外轨道及一内轨道;
一伸缩及引导装置,由导线架底部中央的架轴轴接于簧环中央的轴孔,另将一圈状弹簧两端分别固设于导线架及簧环,该导线架底部周缘突设一轴榫,并轴接一弧形摆臂的一端,而另端则突设一导杆,并卡扣于其中一定位榫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携式中继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路由及定位机构得制成一单元体,其壳环周缘得突设若干卡榫,而盖体内壁对应该等卡榫相对设有使该单元体固设于盖体内的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义雄,未经周义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84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粉末分配机输出轴
- 下一篇:油田增压注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