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中继座无效
申请号: | 01278409.5 | 申请日: | 200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1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义雄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B65H75/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中继座,特别是指一种具自动定位/收线功能的可携式电源中继座。尤其是,本实用新型尚可加置一具自动定位/收线功能的通讯线路,使本实用新型兼具电源供应及讯号延伸的可携式中继座。
背景技术
按需经常洽谈商务或外出旅游者,所面临共同的困扰在于,所暂时居住的饭店、旅馆或民宅,其固定式插座的设置位置,往往不是人们所预期,而为随身携带的电器产品,诸如携带型电脑、行动电话、PDA,甚至是电动刮胡刀使用的方便性,只能迁就固定式插座所在位置进行操作,而另一种方式,则是使用延长线,以便将电源延伸至人们方便操作的环境,然而一般市售的延长线并无自动收线功能,以致线材纠结,除占据相当的体积外,也造成收纳的不便,而难以随身携带。
此外,随著资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而其中的通讯装置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谓的“通讯装置”主要是以电话或传真机为代表,使人们得以经由电话洽谈商务或相互问候,而免于面对面的沟通,或者可经由传真机,使人们得为文字或图像的收发。但随著网际网路的快速发展,具备数据机的桌上型电脑与携带型电脑搭配软件后,可由电子邮件(E-mail)作为文字或图像的收发,同时经由与网际网路的连线,可供浏览、下载所欲撷取的资料。因此,电脑广义而言,也属通讯装置的一种。
然而对经常需洽谈商务或外出旅游者言,其所随身携带的通讯装置,例如携带型电脑或传真机,往往只能迁就讯号输出插座所在位置,或需自备讯号延长线接续,颇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中继座,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携式中继座,由一顶盖及一底盖对接而成,其一侧设有至少一由两接极和/或一地线极所构成的插座单元,且适当位置开具一开口部,该中继座另包括:
一电源导线架,为一圆盘体,并轴接于底盖,其盘面与底盖设有一自动定位/收线装置,而顶部中央突设一中空卷轴,其内依电源的电极数对应设有至少两道同心的隔环;
一电源线路,以一电源线缠绕于卷轴呈圈束状,其外端延伸一外露于出口部的取电插头,另端则设有至少两导电片,并分别依序固设于隔环内;
一电路板,固设于顶盖内部,其对应各导电片向下突设一具弹性接触件,并形成接触,使电源导线架旋转时,仍能将由取电插头所取得的电源经由至少两接线输送至各插座单元。
其另包括一突波吸收器,其回设于顶盖内部,并连接于接线及插座单元之间。
其中该突波吸收器具一外露于顶盖表面的控制开关及至少一指示灯,以便控制电源的断/通、过载的重设及保护状态的指示。
其中该接触件的接触端优选Y形,以确保与环状导电片稳定地接触。
其中该等隔环内设有若干支撑件,供导电片的跨置。
其中该电路板顶面依通讯线路的脚位数设有至少两道同心的导环,且各导环以线路连接至外露于顶盖的至少一讯号输出插座,且顶盖的适当位置另开具一开口部,该中继座另包括:
一通讯线路,以一讯号线缠绕于卷轴全圈束状,其外端延伸一外露于出口部的讯号插头,另端对应各导环位置分别突设一弹性端子,且该等弹性端子固设于中空卷轴,以便与对应的导环形成接触,使讯号导线架旋转时,仍能将讯号插头所取得的讯号经由线路传送至各讯号输出插座。
其另包括一突波吸收器,固设于电路板的导环及讯号输出插座之间。
其中该电源导线架或讯号导线架的中空卷轴顶部周缘得侧向延伸若干翼片,以与盘面共同规范电源线或讯号线。
其中该电源导线架或讯号导线架分别与底盖或顶盖间的自动定位/收线装置包括:
一路由及定位机构,设于盖体内,其在同心的壳环及簧环分别容置一导线架及一圈状弹簧,该两环体间相对设有至少两弧形导轨,及其间至少两呈叉状的定位榫槽,并由导轨区隔成一外轨道及一内轨道;
一伸缩及引导装置,由导线架底部中央的架轴轴接于簧环中央的轴孔,另将一圈状弹簧两端分别固设于导线架及簧环,该导线架底部周缘突设一轴榫,并轴接一弧形摆臂的一端,而另端则突设一导杆,并卡扣于其中一定位榫槽;
线材由出口部向外拉伸或向内缩入,使导线架旋转,并使导杆脱离定位榫槽,而沿著外轨道移动,直到触及定位榫槽而进入内轨道旋转,当松手时,圈状弹簧外张,使导杆由离心力作用而沿著轨导位移,并进入其中的一定位榫槽,进而形成自动定位或自动收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义雄,未经周义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8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量粉末分配机输出轴
- 下一篇:油田增压注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