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无效
申请号: | 01279501.1 | 申请日: | 200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518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萧清松;黄廷位;张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1C11/06 | 分类号: | B31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刚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热风 并用 纸管 干燥 | ||
1.一种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包括一远红外线升温区域(21)、一热风恒温区域(22)、一纸管输送机构(3)及一纸管传接机构(4),其特征在于:该远红外线升温区域(21),具有至少一可使该纸管(1)迅速加热升温的远红外线辐射源(23);
该热风恒温区域(22),位于远红外线升温区域(21)的下方,且具有至少一热风产生器(5),借以提供一定温热风轴向吹向该纸管(1);
该纸管输送机构(3),由一输送纸管(1)通过该远红外线升温区域(21)的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及至少一输送纸管(1)通过该热风恒温区域(22)的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以及
该纸管传接机构(4),包含提供纸管(1)由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至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的第一纸管传接机构(4A),及提供纸管(1)于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间作传接的第二纸管传接机构(4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纸管输送机构(3)以迂回行进的多层输送机构,进行该纸管(1)的干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远红外线辐射源(23)位于该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的上方,而该热风产生器(5)以交互对吹的方式布设于该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及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包括一支架本体(32)、设于支架本体(32)上的一心轴(30)、设于心轴(30)两侧的一对链轮(37、38)、环绕该链轮(37、38)的一对链条(36)及枢设于该一对链条(36)间的多个等距分布的金属辊筒(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纸管(1)由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至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的第一纸管传接机构(4A)及于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间作传接的第二纸管传接机构(4B),包括一上接轮(41)、一下接轮(42)、一环绕该上接轮(41)与该下接轮(42)的环带(43)及可随环带(43)循环绕转的多个承接组件(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包括一支架本体(32)、设于支架本体(32)上的一心轴(30)、设于心轴(30)两侧的一对链轮(37、38)、环绕该链轮(37、38)的一对链条(36)及枢设于该一对链条(36)间的多个等距分布的金属辊筒(31),该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包括一支架本体(32)、设于支架本体(32)上的一心轴(30)、设于心轴(30)两侧的一对链轮(37、38)、环绕该链轮(37、38)的一对链条(36)及枢设于该一对链条(36)间的多个等距分布的托架(33),该纸管(1)置于两个半圆形托架(33)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纸管(1)由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至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的第一纸管传接机构(4A)包括一上接轮(41)、一下接轮(42)、一环绕该上接轮(41)与该下接轮(42)的环带(43)及可随环带(43)循环绕转的多个承接组件(44);纸管(1)于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间作传接的第二纸管传接机构(4B)为一轮状且其圆周上等距设有多个可供纸管(1)放置的凹槽(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第一纸管输送机构(3A)及第二纸管输送机构(3B)以传动机构(6)驱动,该传动机构(6)包括一产生旋转运动的驱动组件(61)及一用以传输驱动组件(61)动力至该链轮(37、38)的传动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热风产生器(5)以电热组件或燃烧组件产生定温热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远红外线与热风并用的纸管干燥炉,其中,该热风产生器(5)尚包括分别设于该纸管(1)输送方向两侧的至少一送风组件(50)、具有一吸入端风道(51)及一送出端风道(52),其可将干燥炉(2)中的热风经由该吸入端风道(51)吸入而由该送出端风道(52)送入该干燥炉(2)中,以使热能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50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