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革状薄片制品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800149.1 | 申请日: | 2001-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竹山直彦;三村正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金玺,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革 薄片 制品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皮革状薄片制品,其特征在于,
a)由以极细纤维构成的纤维集合体(1)和所述纤维集合体(1)的纤维之间的空隙中存在的高分子弹性体(A)所构成的薄片层(1)、
b)由以纤维集合体(2)为主构成的或纤维集合体(2)和所述纤维集合体(2)的纤维之间的空隙中存在的高分子弹性体(C)所构成的薄片层(2)、
c)所述薄片层(1)和所述薄片层(2)通过由高分子弹性体(B)构成的粘合层进行粘合、
d)在所述粘合层中所述薄片层(1)和所述薄片层(2)在各界面中各自的纤维侵入粘合层中,但薄片层(1)的纤维与高分子弹性体(B)实质上以非粘合状态存在而且薄片层(2)的纤维与高分子弹性体(B)实质上以粘合状态或非粘合状态存在、以及
e)在所述粘合层中高分子弹性体(B)至少与所述薄片层(1)中的高分子弹性体(A)在界面粘合而存在。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在所述薄片层(1)中,极细纤维是以极细纤维束存在的,在薄片层(1)的界面所述极细纤维束侵入粘合层中存在而且在所述极细纤维束的内部空隙之中实质上不存在粘合层成分的高分子弹性体(B)。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粘合层在薄片层(1)的界面与高分子弹性体(A)粘合。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薄片层(2)是由纤维集合体(2)和该纤维之间的空隙中存在的高分子弹性体(C)所构成的。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薄片层(2)是由极细纤维所构成的,在该纤维之间的空隙中存在有高分子弹性体(C)。
6.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粘合层与薄片层(2)的界面上的高分子弹性体(C)粘合。
7.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粘合层的高分子弹性体(B)在薄片层(2)的界面上与构成薄片层(2)的纤维实质上是非粘合的。
8.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薄片层(1)的表观密度ρ1(g/cm3)与厚t1(mm)和薄片层(2)的表观密度ρ2(g/cm3)与厚t2(mm)同时满足下述式(1)~(6),
0.20≤ρ1≤0.48 ...(1)
0.20≤ρ2≤0.48 ...(2)
0.5≤ρ1/ρ2≤2.4 ...(3)
0.2≤t1≤1.5 ...(4)
0.2≤t2≤2.5 ...(5)
0.4≤(t1+t2)≤4.0 ...(6)
9.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粘合层的平均厚度为0.01mm以上0.5mm以下。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粘合层的高分子弹性体(B)在由该弹性体单独形成的膜的100%伸长应力为200N/cm2以上3000N/cm2以下。
11.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似皮革指数在0.5以上2.0以下。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革状薄片制品,其中,薄片状制品表面的剥离强度在20N/c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人株式会社,未经帝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01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