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具有通过镶嵌造型实现的磁路元件和驱动齿的卷轴盘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800967.0 | 申请日: | 2001-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66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H·赫特尼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15/32 | 分类号: | G11B15/32;G11B23/03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郑建晖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具有 通过 镶嵌 造型 实现 磁路 元件 驱动 卷轴 记录 再生 装置 | ||
1.一种用于保持磁带盒(2)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磁带盒(2)包括一根供带卷轴(3),该供带卷轴(3)相对于卷轴线(3A)而可被转动性地驱动,供应卷轴适用于收取带形式的记录载体(4),供带卷轴与卷轴齿(41)相连且与一个第一磁路元件(42)相连,该磁路元件形成磁性作用保持装置(43)而将供带卷轴(3)保持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中,以及,
该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具有用于转动性地驱动供带卷轴(3)的一个卷轴驱动装置(35),卷轴驱动装置(35)具有一个可相对于盘轴线(46)进行转动的驱动轴(46A)和一个盘形驱动部件(47),盘形驱动部件(47)可相对于驱动轴(46A)进行转动,盘形驱动部件(47)由塑料制成且具有驱动部件侧的驱动齿(48),该驱动齿(48)以驱动的方式与卷轴齿(41)相配合,驱动部件(47)与一个第二磁路元件(49)相连,第二磁路元件(49)用于形成磁性作用保持装置(43)而将供带卷轴(3)保持在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中,第三磁路元件(50)和驱动部件(47)之间的连接是通过第三磁路元件(50)的镶嵌造型而进行的,其特征在于:
驱动轴(46A)直接安装在第三磁路元件(50)的孔内且与第三磁路元件(50)锁定而不发生相对转动,该第三磁路元件(50)由通过车削工序精加工而成的一个元件构成,以及
驱动部件侧驱动齿(48)的外直径(D1)和第三磁路元件(50)的外直径(D2)之比至多为3∶2,并且
第三磁路元件(50)在由其外周向盘轴线(46)延伸的径向区域(RB1、RB2)内的轴向厚度(T1、T2)至少为2.0mm,所述区域与第三磁路元件(50)的至少三分之一外半径的区域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侧驱动齿(48)的外直径(D1)和第三磁路元件(50)的外直径(D2)之比在4∶3和5∶4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三磁路元件(50)在从其圆周向盘轴线(46)延伸的径向区域(RB1、RB2)内的轴向厚度(T1、T2)至少为2.0mm,所述区域与第三磁路元件(50)的至少一半外半径的区域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三磁路元件(50)在从其圆周向盘轴线(46)延伸的径向区域(RB1)的轴向厚度(T1)至少为2.0mm,所述区域与第三磁路元件(50)的整个外半径的区域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三磁路元件(50)的厚度(T1)在2.0mm和5.0mm之间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三磁路元件(50)的厚度约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三磁路元件(50)由可磁化的钢构成并形成一个磁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1),其特征在于:第二磁路元件(49)由与第三磁路元件(50)相连接的环形磁铁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09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