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动件及其制造法有效
申请号: | 01802832.2 | 申请日: | 200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基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F01L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动 及其 制造 | ||
发明背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滑动件,如内燃机的气门挺杆,和滑动件的制造方法。
相关技术简介
日本公开实用新型公开H4-121404公开了一种气门挺杆,该气门挺杆有一个垫片,它与驱动内燃机进气/排气阀的凸轮滑动接触。气门挺杆垫片需要有一个表面粗糙度足以能使摩擦降到最低限度的滑动面。同时该滑动面必须达到足够的硬度,以防止滑动面过度磨损和防止由于磨损造成滑动面的表面粗糙度增大而使摩擦增大。
因此,人们已知通过研磨加工使滑动件(例如气门挺杆)的基体金属变得平滑,且具有高精度,随后再通过物理汽相沉积法(PVD),在该滑动件的表层滑动面上形成一个硬金属保护层,如氮化钛层。
需要一种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摩擦更小、耐用性更高、成本更低的滑动件。本发明致力于满足先行技术的这一需要和对熟悉本发明公开技术的人们将会显得更加明显的其他一些需要。
发明简介
已经发现,当通过物理汽相沉积法在滑动面上形成硬金属镀层时,需要用真空炉完成这一过程。相应地,一次只能处理有限数量的工件。因此,使滑动件或凸轮从动件的制造成本很高。正是上述问题孕育出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摩擦小、耐用性高和成本低的滑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制造的滑动件包括基体金属、扩散层和复合层。扩散层具有第一预定厚度并覆盖基体金属。复合层具有第二预定厚度并覆盖扩散层。扩散层和复合层是通过渗氮过程在基体金层上形成。复合层的第二预定厚度通过对复合层最外层部分进行抛光过程而形成,因而使通过渗氮过程形成的复合层的初始厚度减小而成为复合层的第二预定厚度,以便保持一个光滑的顶部滑动表面。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都将通过下列详细说明使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详细说明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附图简介
现在参看成为本发明首次公开的一部分附图: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制造的具有气门挺杆(滑动件)的内燃机用阀动器组件部分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制造的气门挺杆(滑动件)的横断面图;
图3是气门挺杆表层滑动面上完成磨轮抛光过程之前、气门挺杆选择部分的部分放大横断面图;
图4是气门挺杆表层滑动面上完成磨轮抛光过程以后、气门挺杆选择部分的部分放大横断面图;
图5是气门挺杆选择部分的部分放大横断面图,表示气门挺杆表层滑动面利用气体氮碳共渗处理形成的扩散层和复合层;以及
图6是气门挺杆硬度(取决于氮浓度)与气门挺杆表层滑动面厚度的关系特性曲线图。
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
现参照附图解释选定的本发明实施例。显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提供下列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同等内容所规定的本发明。
首先参看图1,概略地表示内燃机(未示出)阀动器组件10的一部分,以便解释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阀动器组件10包括一个凸轮轴上的凸轮11,它与以气门挺杆12形式出现的凸轮从动件(滑动件)实现运行接触,从而带动进气/排气阀13运动。
从图2可看出,成品气门挺杆12呈下开式圆柱形。气门挺杆12按传统方法与进气/排气阀13联接。气门挺杆12位于进气/排气阀13和凸轮轴上的凸轮11之间,凸轮轴与曲轴(未示出)一起转动。气门挺杆12有一个起着凸轮滑动面作用的表层滑动面12a,该表层滑动面与凸轮轴上的凸轮11滑动接触。上述表层滑动面12a的表面精加工按下面所述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8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终端内置天线
- 下一篇:射地-基地放大器自举模拟电源放大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