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架构造无效
申请号: | 02107565.4 | 申请日: | 200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76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30 |
发明(设计)人: | 柳下正美;平柳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J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两轮车 车身 构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两轮车的、具有托架等附属部件的车身构架构造。
背景技术
过去,在机动两轮车上,于其车身构架后部设有用于支承乘员乘坐的车座的车座轨道,在该车座轨道的向后方悬臂状延长的外伸部上固定着托架、夹子轨道等已为众所周知(参照日专利实开昭61-108694号公报、实开昭64-25983号公报)。
但是,车座轨道外伸部由于是悬臂状态,与车身构架其他部分相比强度较差,如在其上面再作用上车座与托架等附属部件的负荷,强度上更进一步恶化。
在现有结构中,也有对车座轨道外伸部以横梁进行加强的,如这样又招致外伸部重量增加,对于作为提高强度的加强措施来说又显得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有鉴于此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由轻量且具有所需强度的加强构件来加强前述车座轨道的外伸部,而且其外伸部外观良好的新型机动两轮车车身构造。
为了达到前述目的,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发明之机动两轮车车身构架构造,至少具有主构架和从其向前后方向后方延长的车座轨道,该车座轨道具有延长到后轮的悬挂部的后方的外伸部,在其上面支承着托架等附属部件;其特征在于,在前述车座轨道外伸部上面,沿其前后方向配置着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在其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一体地设置多个支承部,将这些支承部从上方跨在前述车座轨道左右轨道构架上并固定在其上;由这些支承部支承乘员乘坐的车座,在最后部的支承部上安装前述附属部件。如依照该特征,可大致在其全长上由轻量加强构件加强车座轨道外伸部;特别是加强构件以拉力形式承受来自车座与托架等附属部件的负荷,不必保有克服纵弯曲负荷的强度,因此可使其进一步轻量化,结果是在将车座轨道外伸部的重量增加限制到最低限度的情况下达到增加强度目的,并且可由该加强构件提高前述外伸部外观形象。
为达到前述目的,权利要求2所记述的发明之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记述的机动两轮车车身构架构造中,在前述车座轨道外伸部的基端部结合着加强该处的底管,前述加强构件的前端部延伸至其结合部上方。如依照该特征,除达到与前述权利要求1所记述发明同样的效果之外,还可利用车座轨道与底管结合部的强度,借助它和加强构件强度的结合,可更进一步加强车座轨道外伸部使其变得更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车身构架构造的鞍座型机动两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图1的2向局部剖放大俯视图;
图3是图2的3-3剖视图;
图4是图3的4-4剖视图;
图5是图3的5-5剖视图;
图6是图3的6-6剖视图;
图7是图3的7-7剖视图;
图8是车身构架俯视图;
图9是车身构架侧视图;
图10是托架俯视图;
图11是托架侧视图;
图12是后扶手俯视图;
图13是后扶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与“前、后”均以机动两轮车行进方向为准。
图1是具有本发明车身构架构造的鞍座型机动两轮车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图1的2向局部剖放大俯视图;图3是图2的3-3剖视图;图4是图3的4-4剖视图;图5是图3的5-5剖视图;图6是图3的6-6剖视图;图7是图3的7-7剖视图;图8是车身构架俯视图;图9是车身构架侧视图;图10是托架俯视图;图11是托架侧视图;图12是后扶手俯视图;图13是后扶手侧视图。
在图1中,在作为机动两轮车骨架的车身构架F前端的头管1上,可转向地支承着前叉2,在该前叉2的下端轴支着前轮WF,在前叉2上端设有转向手柄3。在车身构架F后部通过后缓冲器4将后轮WR悬挂于悬挂部15上。
在车身构架F前后方向中间部搭载着具有内燃机E的驱动部件UD,该驱动部件UD的输出轴5通过链传动机构6连动连结于后轮WR。在前述驱动部件UD上方的车身构架F上搭载着燃料箱T,而在后轮WR上方的车身构架F上搭载着乘员乘坐的车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器连接附件和加热器
- 下一篇:两轮摩托车的踏板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