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重轻快上下楼法及绳梯消重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2107622.7 | 申请日: | 200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4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冯万明;冯天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万明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快 下楼 绳梯 系统 | ||
1、消重轻快上下楼法及绳梯消重系统,所用设备主要有滑轮、绳梯、鞍椅、消重物和安全平台,表现的特征是它利用了四点规律:(1)滑轮两边的绳子运动方向相反,两边所需的重物通过绳子互相提供抵消重力的拉力,一边重物上升增加势能,另一边重物必下降减少势能;(2)不管上楼下楼人都希望有一个重物帮助消减重力拖拽,若利用滑轮绳子上下楼,重物随人反向而动,人归家物必归位,这些清楚表明人和重物有一对一的依从关系,重物可循环复原利用,重物数不必多于人数;(3)人上楼必还下楼,不存在一人未有下楼就有连续两次上楼,上楼人数总等于下楼人数,对一个家庭来说,任何时刻在楼上的人数与在楼下的人数之和是个常数,就是家庭人数;(4)人先有上楼再有下楼。第一点提示利用骑绕于滑轮的绳子(绳梯)可实现无重力上下楼的梦想,只要先上楼(下楼)的人到楼上(楼下)为后上楼(下楼)的人把重物挂在绳子上,这人再攀绳而上(下)就成。根据第二点和第三点可知准备的消重物的个数等于正常使用绳梯上下楼的人数,即一个家庭的人数或一层楼房的人数。由第四点知,只把准备的消重物全放在楼上,且要将一个消重物先行挂于绳梯在楼上的一点就可。这个要求在楼房建筑时可做到。平常绳梯两头都有重物,不管上楼下楼绳梯都处于待发状态,届时人替换下头重物可轻快上楼,人替换上头重物可轻快下楼。人要离开绳梯先将重物挂于绳梯再离开,绳梯两头永不空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重上下楼法及系统,特征是可一家或一层楼安装一套,所用两个(或两对)滑轮,一个安装于天花板,一个安装于楼底地板,等长两段绳梯用两个鞍椅做环节首尾相连骑绕于上下两滑轮。每家门口到这绳梯都安装安全平台,平台上的洞口容绳梯上下通过,洞口上有盖门,只有在关扣盖门时人才可上下鞍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重上下楼法及系统,特征是人要离开鞍椅应先将一个消重物挂于鞍椅再离开;人承坐鞍椅应将鞍椅上的消重物除下。系统休闲时两个鞍椅上都挂有消重物不空载,为不管上楼下楼它都处于待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重上下楼法及系统,所需之鞍椅特征是它用一根钢筋(或钢管)做成。此钢筋先从中间弯成V型,V字宽窄两头再相向而弯,其宽头弯曲90度,在伸出的钢筋两个头上各焊接一环,窄头弯曲两个90度形成可容纳椅座的空间,其余部分做椅背用,也适当弯曲,以使人坐在鞍椅上有舒适感,椅背顶上装置一个容器,椅座像自行车座,略成等腰三角形型,顶角与弯曲上伸的V字窄头相固定,底边与椅背固定,上伸V字窄头高出椅座面,椅背上装有安全带,椅面下,钢筋上焊接两环,所焊环都用于与绳梯连接。消重物特征是形似长圆柱体或长扁柱体,略小于一半长处有横穿通孔或环槽。绳梯特征是用有间隔而并列的两根钢丝缆作成,梯桄是铁管段被束装于钢丝缆而成,滑轮与绳梯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万明,未经冯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6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